出身在一个传统的东北农村家庭,从小就受到家里各种新年规矩的制约,思想也比较传统,尤其对于很多新年习俗上有些执念。
其他的旧习也都摒弃的差不多了,可对于拜年这事儿,始终放不下这点坚持。不知道具体从哪一年起,从除夕清晨就开始陆续收到拜年的祝福,细想来有十年左右了吧!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我亦尚未结婚,每年除夕都跟爸爸妈妈从早晨开始忙忙碌碌一整天,没什么时间看手机,偶尔一打开总会看到很多未读短信……
拜年,明明是对新年伊始的祝福,什么时候开始要在年尾送出了?迷惑不解,礼貌上应该回复,却放不下对这份传统的执着,只好当作没看见,待到初一再一一拜年!
那时候的年味儿于我而言是最浓的,甚至超过儿时记忆中的味道!跟爸爸一起贴春联,帮妈妈一起做年夜饭,热腾腾的饺子就着热热闹闹的鞭炮声和晚会跨年的钟声,虽然只有一家三口,但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觉得那时的新年气氛如此浓烈,胜过现在一家五口的新年!
除了对拜年时间的执念之外,对拜年形式也让我越来越纠结!从群发的短信到群发的微信,再到现在的朋友圈拜年……拜年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情谊却总觉得没有曾经那么浓!
也许是我过于矫情吧,对于“群发”总是有些许的心结,这送祝福不就图个真情实意么?无论隔着怎样的距离,真挚的情谊总会穿过屏幕到达对方的心中吧!所以我习惯给每一个重要的人单独编辑一条微信,不为标新立异,只为聊表心意!
其实,说了这么多,依然无法改变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形式化的拜年趋势,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总让人有些惋惜。
传统习俗不该一刀切的摒弃,可总有些文化需要传承,总有些精神需要流传,总有些坚持需要用心……我愿做那个传承和坚守的人!
亲爱的朋友们,我不是不懂人情,但请原谅,我不习惯除夕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