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内耗?就是被困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想要逃出来却无法行动。其实并不是自己不想行动,而是迫于各种原因,自己被迫拖延的一种状态。比如,总是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在感情中被他人的情绪和反应所牵绊、工作上总是违心地去迎合他人、凡事总是预想最差的结果等等。
精神内耗的核心,并不完全是他人给予的压力,更多的是自己过于沉重的负面暗示。无论在夫妻关系、朋友关系,还是亲人间、同事间,情绪内耗会让人陷入不必要的过度自我思考,沉溺在其中不可自拔。
1、觉察负面情绪
你会陷入精神内耗,常常就是因为过于严重的负面情绪,因此你需要及时地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与之保持距离。
比如,在和对象发生争吵后,你的脑海里会这样想:我真是失败的人,连恋爱都谈不好。
此时此刻,你可以在前面加上一个限定短语:我有一个想法:XXXXXX。你让这个想法在你的头脑里待一段时间,然后你会发现,你和这个想法之间会有一段距离。这只是你的想法,并不一定是现实。情绪本来是中性的,你的想法只是脑海里的一段文字,真正会让你烦恼的是消极情绪,而那些消极情绪,也都是我们自己对情绪下的主观判断。
2、回归当下
过多去怀念过去或期待未来都可能让人进入精神内耗,因为这会导致焦虑,从而不再专注于当下的情境。
但事实上,过去和未来都不是你能掌控的,而一旦当你把注意力关注到当下,很多你以为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你要思考的只有,此时此刻,我需要做些什么。
3、写下你的恐惧
我们会对未知的事情感到焦虑,归根到底是因为来自内心的恐惧。回避恐惧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正视恐惧,才能一点点消除恐惧带给我们的影响。
当你感到陷入了泥潭,请不要慌了阵脚,你把自己的恐惧写下来,问自己,最坏的打算是什么?你就会看到自己真正害怕的到底是什么。你不再会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你有了计划和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4、专注于你能控制的
不要花时间去想着你不能决定的事情,比如,你不能解决过去、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不能改变现状等等。而你能做的,就是调整自己对眼前关系的期待。
专注于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放大我们的力量,从而减少内耗。
5、学会自我认同
你会遇到很多你无法预见和处理的问题,当这些情况发生后,不要急着给自己下结论:我不行的、好烦恼、完蛋了。其实,很多时候,比起旁人,我们对自己的态度来得更糟糕。
学会自我认同,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被外界所影响,就像朋友一样与自己对话:这件事情你会怎么看?你会如何劝说他?
6、给自己“过度思考”的时间
有的人习惯在睡觉前辗转反侧,如果不能立刻摆脱这种状况,那就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允许自己在睡前花五分钟“过度思考”,让大脑去往任何想去的地方。这是荣格提出的积极想象,不要批判和控制,让思绪自由,让你成为一个完全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