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断续续在学习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受益匪浅,每次在听音频或者看文字的时候,总会感觉到有一股能量在心理和身体里流动,好像探险一般,一层层拨开自己的外壳,慢慢的靠近那个也许熟悉也许陌生的真实的自我,很奇妙的感觉。其中最喜欢的,是几位心理大家关于自我的理论。
最广为人知的,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只要接触过心理学的应该都知道他。他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本我,超我,自我。本我也就是本能,最原始的欲望,比如食欲、性欲、攻击欲,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的兽性。超我相当于道德管理者,生命最初受抚养者的道德约束影响最大,一个人的超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成形。在本我和超我之间总是需要一个调节者,这就是自我,它是现实主义,负责平衡本我和超我的需求,做出更符合现实环境的判断,也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人格面具。
比如弗洛伊德所在的时代,是严重倾向于性压抑的,于是人们呈现出来的样子更多是“超我”,而二战后的性解放时代,人们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本我”。
又好比中国和美国,中国自古以来封建传统的道德约束深入人心,即便现代社会已经发展进步很多,但大部分人更多时候还是超我压抑着本我,活在强烈的道德原则中;而相比之下美国的文化氛围就开放包容很多,人们生活中更多表现出本我的样子,比较洒脱自由。当然这里的观点不是绝对的,只是大环境相比较而言。
本我遵循的是享乐原则,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而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期和养育者的关系,也就是自己“本我”和“超我”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超我必然是冲突的,他将本我视为兽性,应该由父母在家庭中树立规则,而后再由社会文化这个大超我去驯服本我。然而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一生中观察了6万对母亲与孩子之后,对于育儿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父母作为孩子最初超我的源头,应该支持孩子的本我,让孩子的本能可以汹涌澎湃的涌出,这样孩子的自我力量就能得到极大的鼓励。
武志红老师有句话我很喜欢: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所以才有那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无论哪种理论都很有道理和价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温尼科特的理论,让你的本能喷涌而出。我还没有结婚,但如果未来有一天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会把他的理论视为育儿的原则。当然不能极端,给孩子一个范围,要比较宽广,在这个范围内,允许孩子的本能释放,鼓励、认可、拥抱,这样的孩子长大既可以很有道德也不会失去原始野性。
最后想跟自己说,虽然从小家教传统严格,过去的二十多年更多展现出超我的样子,但未来我想更多的活出自我的野性生命力,让自己真实的内在能量能够释放,相信整个人的状态都会不一样。
分享一句鲁米的诗:
如果我们能人手一根蜡烛,齐步走向黑室,自能看出象的全貌。
路漫漫其修远兮,与汝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