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明
小菊是婆婆带大的,小菊的父母长期在远郊工作,为了女儿女婿工作不受累,为了给小菊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小菊的婆婆将孩子一直带到上大学。
我和小菊的婆婆是邻居,当年,我们住的还是一个大院子,平时关上院子里有人的时候不关院门,院落里三家人白天不关家门。在院落里择菜、烧饭、洗衣服,同用一个水井,同用一个自来水池,就像一家人一样。
小菊的母亲杨薇薇结婚一年半后,抱着白白胖胖的女儿回到了家里,真巧,当时我们正在院子里呱白。薇薇指着自己的母亲,教孩子叫外婆。带小孩都是这样,从尚不会说话的时候让其耳濡目染,待会说话的那一天,就能脱口而出。
薇薇的妈立即制止说,“叫婆婆!不许叫外婆!你从小就喊婆婆喊了几十年了,怎么就叫小孩改称呼了?”
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没有叫外婆的,只是叫婆婆的,婆婆是母亲的母亲。这“婆婆”的第二个字是平声。杨薇薇的婆婆经常到她家来看望女儿和外孙女,我也经常看到过薇薇的婆婆。每次她婆婆来,杨薇薇都抱着婆婆亲热地叫“婆婆,婆婆,我都想死你了。”
但是此刻,杨薇薇委屈地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后代都是这样叫的,几个闺蜜的女儿都叫自己的妈为外婆,说不然就分不清是叫老公的妈还是在叫外婆了。”
薇薇的妈气不打一处来,一个耳光打上去:“对祖辈的称呼就随随便便改吗?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在我们这里,就是叫婆婆。你叫小李的妈也叫婆婆吗?胡扯什么。”
其实,薇薇称呼老公小李的妈,也是称呼妈,正如薇薇的老公也叫小菊的妈为妈。结婚了,就是一家人了。
小菊的爸爸也从内屋出来了,他比我大十岁左右,是中学语文教师。他说,“丈夫的妈,是老婆婆,那最后一字的读音是去声,母亲的母亲,是婆婆,最后一字的读音是轻声。汉字相同,音调不同,含义也就不同。即使音调相同的词汇,语境不同,词义也不同。你们这一代人,语文还是要好好学学,特别是关系到家庭亲情称呼方面的词义。”
小菊的父亲说,外婆也是对母亲的母亲称呼,不必有纠结,只是你在我们家,应该按我们家的习惯来教育孩子的称呼。其实,很多地方叫外婆,也是有历史文化的根源的。历史上,女儿结婚通常叫做出嫁,女儿的儿女多数是在父母和爷爷奶奶家同住,对母亲的父母家庭就不是每天相守了。长期以来,叫母亲的父母亲为外公外婆,也是情有可言,无可厚非。但是,也有一种现象,对招女婿入赘的,女儿的儿女称呼女儿的父母,就不见外了,仍然叫做爷爷和奶奶。然而,我们这里风俗不同,对母亲的父母叫公公和婆婆,一直都没有外,这就更亲切了。入乡随俗,你和小李都没有离乡,就更不要离俗了。
我在旁边听了,也是受到教育了,但是一贯有新潮思维的我,问题也来了。我当场问这语文老师一个难解的问题:“那么你们叫小菊什么呢?不也是叫外孙女吗?称呼不重要,重要的是亲情。”
杨老师说,“我们从来没有叫小菊外孙女,只是叫小菊。其他人家也是这样,只叫乳名。你听过有人外孙外孙地叫吗?只是在给别人介绍这层关系的时候,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别的称呼,只是借用外孙的称呼介绍一下。”
"那在当今,公公这个称呼已经不好听了,叫外公也是一种区别啊。”我又心血来潮了。
杨老师又给我上了一课:“说到公公这个词不好听,并不是这个词的问题,而是社会误导问题,特别是近几十年港台宫廷内容的电影胡编乱造,什么人都称呼皇宫内的男仆为公公。其实,历史上这是不存在的。太监就是太监,而不是公公。至于有宫内人称这些人为公公,也是一种当面的尊称罢了,不是正式的称呼,社会上对太监更没有这样的称呼。再说,太监也是社会底层阶级,为了吃口饭活下来才去做这一工作,而且是终身软禁在宫中的,影视中鄙视这样的人是不对的。如果一类人中有恶人,不是鄙视这一群体的理由。正本清源,还公公这个词的本意,就要认真学一下历史才对,而不是看影视里的胡编乱造。”
后来,我们这三家如一家的大院子拆迁了,各自住进了不同的地段。尽管各住各的了,但是我们的联系没有断过。
十几年后,我退休了,我们各住不同楼盘的邻居,没有事情也互相串门打四十分了。这一天,我到了杨老师家中去串门,经过了小区大门,我登记了访客信息,打电话给杨老师认可才让进。这又让我想起了我小学同学文乐,他家住在机关大院,到他们也是门卫打电话先联系,让进才给进大门。现在好了,进入普通百姓家也要得到门卫核实得到主人允许才能进大院们了。
进了大门,来到单元楼,按门铃,杨老师通过门铃遥控开门。电梯上10楼,杨老师在电梯口等候了。到家门口,掏出一大串钥匙,先打开防盗门,然后打开房门,转角一个玄关后,来到敞亮的大客厅。这时听到一个戴眼镜的女学生在喊,婆婆,婆婆,来客人了。
小菊婆婆从内屋出来,热情地打着招呼说,“老邻居来了,请坐请坐,小菊去倒茶。”
茶上桌了,我问小菊:你父母还好吗?小菊说:“还好,就是工作忙,还住在单位生活区,平时不回来,我一直和婆婆公公住。”
小菊婆婆说:“小李父母身体不好,带孩子不行。小菊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是住在我们这里,一直到大学毕业。现在,是她照顾我们了,以后,她该到哪家去还要到哪家去,我们不会牵累她。”
小菊说:“公公和婆婆把我带大不容易,以后我要是有家了,也会在这小区买房,一直会照顾公公婆婆的。”
我新潮思维难改地说,“是呀,不能忘记外公外婆对你的恩情。”
小菊随即跟我急了:“谁是外公外婆?我家只有公公婆婆。我妈在外面也不允许我说外公外婆。”
是的,外婆不外,不管是外婆还是婆婆,家乡祖辈传下来喊婆婆,你就不要喊外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小两口,多数是单独居住,既不和男方父母住,也不同女方父母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给奶奶带几天,给婆婆带几天,哪有见外的?婆婆带大的孩子,更不见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