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学《棉花姑娘》,接近期末,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倦怠。为了缓解学生的倦怠,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正好进入第八单元,里面有很多小动物,正好适合表演。我就动了分角色朗读的念头。
昨天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做头饰的任务。学生们第一次接到这样的作业,很是兴奋。
早晨,学生一进入学校就格外高兴。一进入班级,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的头饰,跟同学显摆。各种颜色的棉花姑娘,各种形状的燕子——又折纸的,有画的,有剪的。可他们的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样——兴奋。
说实在的,我一开始就光想着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戴上头饰,会烘托气氛。刘老师看到我们的班的学生戴着头饰,很惊讶的问:“你们班的要演课本剧吗?”我有些诧异,“课本剧”这么高大上的东西,我可治不了,我就是烘托气氛。
刘老师的话让我意识到,我可以再进一步,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让学生离开座位,演好一颗棉花,演好一只小鸟。
自从看到我,他们更起劲儿的显摆起来。我发现他们的心思全部到了头饰上。我郑重的告诉他们,表演课本剧,头饰只是外在条件。最主要的是你要把课文读熟,把人物的对话读的很流利,很有感情。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这样才会演好课本剧。
上课的时候,我就让他们按照位置站好。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生病时的难受,棉花姑娘要演出生病的难受。燕子、啄木鸟、青蛙就要演出抱歉。
指导小动物们要对着棉花姑娘说话,要有动作,演得活,演出小动物的特性。小青蛙就要蹦蹦跳跳,小燕子、啄木鸟就要拍拍翅膀。一群小瓢虫要分散开,把棉花姑娘身上的小瓢虫一点一点的吃掉。
经过三遍的指导,学生演得像模像样了。
经过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学生们还是嘻嘻哈哈的,纪律是硬伤啊!没办法只能使出杀手锏——录像,要发给家长看。
学生们才进入状态,效果出奇的好。我把录像放给学生看的时候,他们也很有成就感,然后我把录像发到群里。
有了这样的视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动态,很支持!多举办点儿活动,家长和学生都很支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想着再举办两次课本剧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