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老师说过一段话:“在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矮小和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就会根深叶茂。因为一群树在一起长,必须往高长,否则就没阳光。
森林里的大树,其实都是被逼的。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007就是这样一个主动选择“被迫生长”的群体。我们聚集在一起写作,看着同伴中不断有人脱颖而出,我们其他人也咬牙,渴求改变。
可是,如何写作呢?怎么写才能更好呢?听了覃杰老大的课程,我有了新的启示。
01 写作前
写作前有三件事要做:定选题、列框架、找素材。
覃杰老师说:“写作技巧是战术,定选题是战略,战略的核心是聚焦。”在写作中,选题的地位非常重要,选题比努力更重要。
选题的核心在于读者,我们写作要为读者考虑,选题同样,要与读者有关(多少读者会看?),对读者有用(读者的痛点在哪里?多少人会有共鸣?),要替读者说话,只有发现了读者需求,扬长避短,为读者创造价值,这样你的文章才会得到广泛传播。
写作就像建造房屋,框架决定整体。框架可以通过不断练习去熟练,我们常见的框架有总分总结构(开头点题,正文论述,结尾升华),还有黄金圈法则(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还有金字塔结构(SCQA结构:背景—冲突—问题—答案)等等,每次写作时都可以套用。
素材是写作的主要参考/引导,可以从百度、微信、得到等app去找,都可以找到。
02 写作中
写作中的三件事分别是:起标题、写初稿、再改稿。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打开文章阅读,试想,如果读者连点开的欲望都没有,那文章写出来只能是自嗨。
写初稿时不要停,先一口气写出来,对于初稿的要求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改稿时可以参考“凤头、猪肚、豹尾(升华)”来修改,另外也要注意,读者就像你的爱人,你给爱人写情书能随意吗?一定要知道文章面对的对象,文章的目的,以及你想传达给读者的情感。
如果有些不习惯,那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模式来修改,时间、地点、人物都有吗?文章有交代明白吗?先写清楚,再写明确。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里也有一个小技巧,能让文字更生动:简洁、类比、画面感。
简洁=直接表达,类比=让外行人理解陌生的东西,画面感可以用五官写作法(眼睛看到了,鼻子闻到了,耳朵听到了,嘴巴尝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照相机写作法/摄影机写作法。
写作一定要有目标、有节奏、有圈子。
03 写作后
写作后的三件事是排好版、多分发、勤复盘。
最后,写作是一件长久的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