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多朋友的圈里都会有一些感恩的文章,对于“感恩”一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学会“感恩”,做个知恩图报的人。小时候听到的故事背诵的诗句也有好多关于感恩的,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典故讲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中国绵延多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感恩。
“感恩”一词字典里查询字面意思如下:
“感恩”一词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
01
有时候“感恩”是一种态度
去年9月份为了拍一个车牌,经朋友介绍找了一位“黄牛”代拍中介,费用15000元。小伙子办事挺利索,在2个月之间就拍到车牌,去取资料的时候为了表达感谢,特地请他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小伙子让我给他发一个500元的“感谢费”红包,说恭喜我拍到车牌,要对他表示感谢。当时还是痛快的给他发了一个红包,但是他在我心中的形象也大大的大了一个折扣,我不是不感谢他的帮助或是心痛我给他发的红包金额,而是我有一种被勒索的感觉。我请他吃饭是发自于内心表示对他的感激、感谢、感恩之情,我心怀一种歉意,心怀一种负担。当我发他红包之后,这种感激之情却所剩无几,我突然变得轻松了,突然觉得我好像只能对他说“谢谢”,而不是一开始的那种“感恩”之情。当把自己所做出“帮助”当做一种筹码或是金钱的时候,而向别人去“所求”“感恩”之情,别人给你的只是一种“谢”而缺少了一种“恩”。
02
有时候感恩是一种人性善的表现
2018年某外卖平台的对骑手们做一个问卷调查,外卖骑手们最想对客户们说的三句话是:“及时接电话;把收餐地址写对;收餐时说声谢谢”。对于“谢谢”俩字,好多网友在吐槽,大部分网友都表示理解和支持,也有的网友却表示花了钱为什么还要说谢谢?
记得去年8月份的时候有一场台风光顾上海,在台风来临的头一天下午,好多朋友圈还有好多公益平台在呼吁:台风来临的时候请少点外卖,或者在外卖单上不做时间限制,公司的同事们那天基本都自己带饭,还有会烧饭的同事多带几份,连平时不会做饭的“单身狗”们也早早的去光顾全家的盒饭,桶装面。茶水间坐不下有的同事就在会议室的会议桌上一起吃饭,大家讨论着什么口味的桶装面好吃,谁带的饭菜香,办公室里竟然一片温馨,大家说是有史以来午休时间最欢快的时光。
大家的午餐行动与是否要说“谢谢”,将心比心地释出一份善意,对为你提供服务的人是个欣慰鼓励,于你也并没有任何损失。可那些计较“我付了钱,应该是他谢谢我”的人,偏就觉得道谢就是自己损失了,吃亏了。因为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中,“谢谢”不是免费的,他们觉得自己花的钱不光买了服务,也买了“我没必要对你释放善意”的权利,美其名曰“原则”。
03
感恩,其实是积极向上的思考,温和处事的一种态度。
佛家说:常怀感恩之心,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最终,施及别人,惠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