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刻,无聊的你是否会打开朋友圈看看呢?
朋友圈的第一条是一个许久没联系的朋友发的寻人启事,出于同情,你像发疯了一样,将这个消息转发到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就在你忙着发送的时候,你却发现自己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微信已经把你删除,消息已无法送达。
看到这里,你思绪良多。他为什么删了我,又是为何悄无声息的消失?
因为一个小小的消息,你一夜未睡。一个人,刷着一条条朋友圈。
可任凭朋友圈里的内容再丰富,热闹。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你看到的是几秒钟的精彩,有秀恩爱的甜蜜,有运动打卡的坚持,还有工作中的小情绪。面对这些,手机屏幕对面的你,又是什么状态呢?
清晨,阳光洒在夏日的屋内,有些焦躁的空气让你觉得闷热。你不得不起身去看窗外,树叶摇晃,天空白云飘飘。想不想出去走走呢?好久没去图书馆看书了,在朋友圈里发一下邀请吧,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去。
“难得休息的一天,忽然想去图书馆走走,有没有一起去的?”时间截止在早晨7点。
你收拾行囊,打扮的自然帅气。坐在沙发上,就在等一个人发给你一同前往的讯息。
早晨8点,依然没人回复你。朋友圈的角落里,有人难得的为你加油,又有人借此机会埋汰你一番,说你是装装样子,言语里充满了讽刺。除了这,你看到的是孤零零的数字,搭配上赞美的表情,显得特别单调,特别滑稽。
看到这里,你无奈的摇摇头,一个人静静地走出门去,向图书馆进发。
从家去往图书馆要走几个街区,而沿着河流的林荫小道是必经之路。平时工作的时候坐公交,车子不路过这里,所以这里显得有些陌生。走着走着,在路的旁边有一个人在画油画,他时不时的望着眼前的风景,时不时若有沉思。你好奇地走了过去,静静地看他画画。
也许是你的出现打破了他的沉思,他显得腼腆的回头看了看你,不一会儿他专心的画画了。
终于在你的夸赞声中打破了僵局,你们开始交流着画画的内容。原来这位画画的人是个刚刚学画画不久的新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就没有从事绘画的工作。但他从来也没放弃,直到最近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买了书,认真地学起了画画。
在你眼里,他的画真的就和大师画的一样,令人充满期待。
也许是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你就向他提出如果画完了可否把这幅画卖给你。那个画画的人说,要不这样吧,画好了我送给你吧。
然而当你提出要加对方微信时,他却说,我不用微信,我给你电话号码吧。就这样两人留下了最为原始的联系方式,并存下了双方的名字。
和绘画的那个人告别后,你径直向图书馆走去。
也许是一面之缘,你很快就忘了要画这件事儿。可是在那个画画的人眼里,你就是个重要的客人。
过了几个月的秋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电话响了起来。是那个画画的人,他简短地告知了你去一个地方取画,并告知他9点之前一定要赶到。
你懵懵懂懂地收拾完,便出了门向目的地走去。
到了目的地之后,你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在一个敞亮的展厅门外有人送了很多礼品,向画画的人表示祝贺,预祝他的画展成功。
他居然办画展了,短短的几个月,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看到你的到来,热情地走过来和你寒暄。你显得不知所措,毕竟面对一个举办画展的人,你空着手的样子,十分的不安和焦躁。
9点的时刻也如期的到来,在众多朋友面前,他拿起话筒讲了几句。他说到:”如果不是你那天的出现,他可能就放弃了绘画这个梦想。而你的认可,成了他后来学习的动力。他勤奋的画,找书看。一点一滴地积累,终于在今天成功地举行了这个画展。说完后,他拿出了那天画完的画,亲手交给了你。在你接到画的时刻,你与他握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这泪水,似乎是因为感动,也因为一个情缘。
后来你和大家一样,走进展厅里看着他画的每一幅画,有形象的动物,也有碧波荡漾的湖水,还有巍峨的山峰。在一幅幅画中,你更能看得他的用心,他的付出。
当你把那幅画带回家挂在墙上,你若有所思,你又回忆起了那天朋友删了你的微信,你在朋友圈发邀请没人回复,再到你因一幅画遇见他,到如今他办画展。这个时间仅仅是几个月,而他办画展的起始点,却仅仅是你无意中的鼓励和加油。
想到这里,你有太多的话想说,你也想到了自己曾经喜欢的写作,想到了朋友这个词的定义。朋友难道真的仅仅存在于朋友圈吗?他对你不可现,只在微信里互动,却从来没见过一面。这就是你自己的社交生活吗?
那个绘画的人没有了看到你朋友圈的精彩,他仅仅是记得你要他这幅画,并把那次见面当做一次激励,并一往无前。或许真的如心理学说的一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在做一件事儿的同时去做另一件事儿。或许,那个画画的人,一旦画画的时候,就忘了一切。
你打开朋友圈,写下了“江湖路远,后会有期”!你和那个绘画的人一样,关掉了朋友圈,你了却了太多的繁杂。那个绘画的人也告诉你,如若是真的朋友,在你需要时,他自然会出现。
你走到了书房,打开书桌上许久没读的书,静静地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