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诗和远方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就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吧。
认识一个爱旅游的小姑娘,很喜欢四处去旅游,且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上高中的时候,想着一定要完成自己的梦想,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并且一定要大展宏图,出来后找一个努力奋斗的工作。顺便环游世界走走停停,好不惬意。却在高考那年失利,而上了大学,也不好意思在向家里要钱。那些自己拼命节衣缩食,心里还想着去旅游的时刻,感觉真是操蛋。
还有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在北京闯荡,心中有诗也有远方更有爱。每天早上却是八点半上班,临近午夜下班。忙的昏天黑地,理想和现实总是相悖。说了无数次:老子不干了,到最后也没拿出勇气离职。也累,还特么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吐槽过很多次,朋友劝说了很多次,无疾而终。对了,他在北京的南三环买了两居室,还在还贷。而换个工作,怕是没有现在工作的待遇优厚,而且还得做房奴。可惜了心中的碧海蓝天,不能日日相伴。
当那些美好的幻想,被现实拉回来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鸡肋。算算自己的工资吧,除了房租、话费、交通、水电、生活。还剩下什么?嗷嗷待哺的孩子,迟暮之年的父母。当然了,也别忘了朋友的饭局,以及领导的“栽培”。地下室住的还舒服么?下水道的臭气会不会有些恶心?楼上楼下的动静稍大,不知会不会吵到忙了一天,就等着晚上补眠一会儿的你。
也曾经有过爱,有过美好的向往。从一家两宠三人,到吃遍世界,做个小美食家。真的太美好了。场景不用太多,早高峰的一号线,就足够让你排除诗和远方的想法了。毕竟,那时候诗和远方不仅是屁话,还可以变成……味道(你懂得)。
但幸运的是,诗和苟且却从来都是相依相伴
你说生活那么累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给自己、给所爱的人更好一点的生活,至少不用吃糠咽菜吧?其实那些劳累,想想也是值得。做父母的,看着孩子心满意足的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做儿女的,一回家就看见爸爸妈妈身体硬朗,四处游玩;做粉丝的,打开电视就看见自己的偶像在超大的舞台上卖力表演;做学生的,打开试卷就看到自己提高的成绩……
所有辛苦,所有苟且度过的时光,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安慰。那一瞬,万人皆诗人,不说立刻吟诗作对,却也是心中感慨万千。生活的苟且,也是在那一刻有了诗和远方的意味。
会为了画一朵花坐上一个小时的车,在田间安稳的坐一下午,感受凉风习习;会为了静心的阅读,拿上一本书去到一个书店,感受字里行间。我们在苟且中诗和远方,也在诗和远方中继续苟且。这才是生活的全貌。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鲜明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是小说中的人物,也是生活这部大戏里千千万万个角色。社会新闻,热点事件,也许有一天,你就角色转换,成了“剧中人”。
彼时,希望你还能想起,田间的的蛙声蝉鸣。
毕竟,那是诗中的“苟且”,生活中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