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前,谢老师说想让我给孩子们讲《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我一听见课题,就感到惶恐,这篇课文要谈母爱,像我这样的黄毛丫头,能讲清楚么?能让孩子们懂么?一串担忧之后,转念一想,既然谢老师提出来了,自是给我机会锻炼,我便毕恭毕敬答应下来了。
我自知不过上了几次正式的课,脑子里只有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碎片理论,以及一些教学技巧,所以并不敢好高骛远,唯求能把一堂课顺利地上完,能让孩子们花费了一堂课的时间后,能“生成”一点儿东西,那算是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于是,在胡乱地折腾一通后,终于“凑”成了一篇足以讲够80分钟的教案,便诚惶诚恐地登上了讲台。
在上第一节课前,谢老师便给我提了一点建议:关注学生。加上她告诉我时间很充实,不能只走过场,要留痕迹。我便将这两点铭记于心,压抑自己浮躁不安的内心,逼着自己脚踏实地。哎呀,实践过后,发现脚踏实地的感觉多好哇!我分明感觉到自己慢慢儿地融入到课堂中,也融入到课文中,仿佛我就是梁晓声,为贫困所苦,为母亲所恸。而且,我也开始停下来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想法,在师生的互动中,我们的情感和观点互相撞击,竟擦出了一点点火花。另外,在互动中,我惊喜地发现,有些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孩子竟能说一些出人意料的回答。而这一切都源于谢老师的“纵容”,因为不计时间成本,我可以自如地舒展自己的灵魂和思想,多自在,多舒服啊!
可是,到了第二讲时,我却发觉自己难以进入状态。首先,因为我没有踏踏实实地上好听写环节,让孩子们的心里产生了一点抵触,似乎消磨了听下去的兴趣,这打击了我的自信心。接着是讲解母亲动作和神态的句子,这部分的教学环节是直接套用王崧舟老师的,我以为自己能上出和王老师相似的效果,结果因为我没用好,大部分人看起来有点儿不耐烦。所以,尽管名师的教学环节设计得天衣无缝,若没有仔细理解背后的理念、用意,考虑好每个细节,也会上砸的。好不容易熬到第三部分,放了一个采访梁晓声的视频,可是我没用好,糊糊涂涂地讲完了。总之,第二讲上得不好。
上完《慈母情深》以后,我越发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博大精深。博大,在于讲解课文时需旁征博引;精深,在于教师对文章要有精深的理解。少了哪一点,都难以把一堂课上好。通过这两节课,首先,我意识到自己的心态过于急躁。如要套用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设计,却懒于琢磨,导致效果不佳。再如没能静下心来,仔细地考虑每个环节的具体步骤,结果越上越糊涂。孩子们把时间花费在我的课上了,却收获不多,想来是一种罪过。古人曰:一寸光阴一寸金。惭愧啊。再者,我总爱卖弄学识。在课上,总会抢夺孩子们发言的机会,把课堂打造成自己的舞台。然而,这不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个教师,应该是一个协助者、引导者和鼓掌的人。在孩子们要解决问题时,我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在孩子们手足无措时,我指出一个大致的方向;在孩子们展现出自己的闪光点时,我要大肆地赞扬。最后,我没能好好儿地关注学生。我还不能灵活地按照学生的状态,及时地调整课堂。而且,在他们认真地回答问题后,也没能给他精准的反馈。这些,都要慢慢磨练吧。
当然,这堂课既有不足,也有一点收获吧。于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动。那深厚的情感,在自然主义的描绘下,如涓涓细流淌过心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而那位母亲,令我肃然起敬,那么勇敢,那么坚强,那么有远见!联想到我也会是一位母亲,但自知做不到像她那样啊。至于教学方面的收获,首先,我意识到要脚踏实地地教学,才能上好一堂课,才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其次,要独立思考,才能上出自己的风格。而且,我需要读大量的书,包括教育理论书和古典文学,这是治学之根。最后,要发自内心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天性,也尊重他们的每一个观点。若能做到以上几点,才敢自称为“老师”。
这堂课上完后,谢老师给了我很多修改意见,幸而有她的指导,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思考。我不禁感叹:能做谢老师的学生,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