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豆腐

豆腐,应当属平常人家里最为常见的一道菜了,味美价廉,堪称人间珍品。

老话俗语有言: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孩童时期,外婆家一个石磨子,具体时间我也不记得具体是不是二十五,总之就是在冬天,每年差不多那个时候,外婆总是要把八月晒好的黄豆拿出来,往簸箕里一倒,搬个小凳坐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挑挑拣拣,瑕疵品拣出来供围观的鸡啄食,留下的上品倒进盆里,用井水洗洗净后往盆里再次装满水,用个大锅盖盖着浸泡一个晚上,外婆家往往在第二天的下午开始磨豆子。

吃过午饭,外公和外婆便把洗刷好石磨子架在大木盆上,将盆里没浸泡软的“铁豆子”挑出,然后置办好几条小板凳,一个饭勺,半勺豆半勺水,磨子转起,一场耗时久的传统的手工磨豆腐便开始了。

有时瞧着新奇,小小的我也会搬个小凳围坐着凑热闹,坐在一旁看并不过瘾,就想上手,外婆便耐心的教我一勺大概挖多少豆子带多少水,慢慢的,我便上道了,祖孙三人在微醺的上午偶尔唠唠家常,更多的时候,是静静的看着乳白色的汁液由磨盘缝隙涓涓滴入大木盆里,望着木盆里的浆液增加一分,我们心里的快乐也随着增加一分。

豆子快要磨好时,外公在炉灶上烧起一大锅滚水,木桶里的浆液待其静止沉淀后倒掉多余的水分,接着把较为浓稠的浆液用细纱布过滤到锅中并不停的搅拌,外婆凭着多年经验总能在刚刚好的时候舀起卤水,待其上面结了一层油皮时把油皮捞出,点上石膏水,再用细纱布把豆浆水过滤到大木盆里,反复挤豆渣,接着纱布里的豆渣用两个石磨盘夹着架空在石磨盘上的高脚凳上。其次,在准备一大块细纱布,一块能承担二十千克以上的木板置于另外一个盆上,将筲箕置于木板上方,把已经沥出的豆浆倒入纱布,打结待冷却后准备几块石头压住,就这样豆腐制作告一段落,一天后即可食用。

农村人从来不舍得浪费粮食,在豆腐未出炉时,我们最先享受到的便是豆渣。最常见的是炒豆渣:用菜籽油炒出来的豆渣色泽金黄,简单的加一一些水,一点盐巴,一点鸡精,起锅时再滚一撮葱花或者一撮嫩芹菜,不单单色泽令人食欲大增,就连香味都能接着热气的分子扩散,吸引来邻居家的小猫咪。

偶尔,外婆也会给我们做豆渣蛋饼当零嘴。其外观有点像葱油饼,其味金黄软糯,清香可口,还有浓浓的豆香和小葱的香味。

吃完豆渣,让我们再来看看大功告成的豆腐——

最常见的莫过于小葱拌豆腐了,配料极简,制作极易,味道却是经久赞扬。此外还有红烧豆腐、麻婆豆腐、三鲜豆腐、豆腐鲫鱼汤等众多吃法。这里,主要想跟大家讲一下我在外婆手下学到的“易氏简易版麻婆豆腐”:先将豆腐用滚水稍微烫一下去除豆腥味,接着,小葱切碎,最好是用自己家种的小葱,更香味道更正,四季葱虽长势更好,卖相更佳,但就是感觉差了一个味道。五花肉先用刀背拍打再剁成肉末更加松糯爽口,小米辣,姜,大蒜子统统切碎,准备步骤完结,接着起锅烧油,用自己打的菜籽油香味浓,色泽佳,如若没有菜籽油的话,可以放入葱头熬炼葱油增香,小米辣爆炒,再放入肉末、蒜末、姜末、豆瓣酱,豆腐弄碎加入锅中,加上盐、适量的水、白糖少许看个人口味可加可不加,我做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放的白糖是外婆的三倍,浓浓的汁儿,想起来都咽口水。最后用些许水淀粉勾芡收汁,滚上葱花后盛入盘中再撒上一些葱花装饰上桌。小葱外婆家偏向起锅前在锅里翻炒两下,这样葱香味会弥漫在每一口菜里。

写下这些,我仿佛又将麻婆豆腐食用了一遍,只可惜,豆腐随处可买,外婆的味道再也吃不着了。

——一粒麦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过年吃得比以前好多了,免不了就会生腻,所以妈妈常常会做一道菜,豆腐渣。名字听起来是多不靠谱,那做起来就...
    九月初四记事本阅读 201评论 0 0
  • 文/萧山 生活在古城的人都爱吃城南传统的老豆腐,这老豆腐就是“烧锅豆腐”。它之所以好吃人爱吃,除了做豆腐的人坚持遵...
    仲李健萧山书屋阅读 1,300评论 2 7
  • 豆腐,取豆之精华熬点之物,口感嫩滑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地分南北,豆腐也分南北。南豆腐用石膏点制,瓷白水...
    魅力太行山阅读 2,433评论 5 4
  • ​ 豆腐香味 文/康桥 民以食为天,因此,美食美味永远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 因为动手能力差,我谈不上...
    康桥_9293阅读 495评论 0 1
  • 费一些时间,写一编文字,记一段历史,存一份念想。 南方的稻米做的花样,绝对没有北方面食多。 除了米粉,冻米糖之外,...
    水中鱼_e6ee阅读 726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