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开这家店(第二更)
上一节讲到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里生活,这就对于我的性格产生了一些影响。如果不是工业化进程,我也许就是读读书和爷爷一样,做一个木匠。手艺这种东西,家族传承在中国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奶奶爱听戏,喜好程度依次是黄梅戏,越剧。再后面的一些剧种,对她来讲,就是可有可无了。这个很好理解,我们那边在南京的最南部,和宣城市的宣州区搭界,皖南嘛,黄梅戏唱的比较多,然后我们离浙江也近,越剧在方言上,也和我们这边讲的吴语有相似的地方。至于,京剧,里面有很多打戏,奶奶不喜欢,昆曲么,这种慢慢吞吞的水磨腔,很多人是听不来的。在这种戏曲的影响下。我是比较喜欢传统文化的。
青青池水青青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这是在梁祝十八相送里面听到的,一直都记得,诸如什么架上累累悬瓜果,很多经典的唱段,听的多了就张口就来了。奶奶和爷爷的关系,大概就是那个年代的人一个典型的家庭状况。爷爷尝试了很多项目。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叫黑历史。养鹅,鹅死了,养山羊,山羊生病,奶奶嘴上骂着这个东西夜里咩咩的吵的没有角睡,还是会把小羊羔抱着到房间的木箱子里的。我不解,奶奶说,在羊圈里会冻死的。 最后几只羊一个个的流鼻涕,目光呆滞的山羊望着地面。那种眼神已经在诉说着绝望,我把草塞到他们嘴边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了,后来爷爷把最后一只山羊送人了,死的就剩那一只了,在别人家,活的倒是挺好。爷爷回忆说,应该是吃了有农药的草。 之后爷爷还养了鸽子,养鸽子的时间不长,鸽子倒是活的挺好的,就是后来突然就把鸽子笼给拆了,没有再养了。那会我觉得确实爷爷做了好多失败的项目呀。现在想来,那个太正常了,这些养殖,里面的难,一言难尽。再后面,爷爷木匠也不做了,干了一件事。那个事情至今已经成了我们这边的产业经济了。没错,爷爷眼光还是很独到的,他在那个年纪去重新选择行业的时候也是有一番考虑的。
爷爷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当时他觉得做木工不赚钱了,我也觉得不赚钱,每年有集市,爷爷都会带着我去,划着木船,爸一些椅子,凳子,桌子摆地摊来卖。后面几年都不怎么卖的掉了,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是知道一些原因了,因为工业化,流水线,木匠的形式变了,都是电锯呀,批量生产的桌子椅子,我爷爷那种老木匠手工做的桌子椅子,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我一直在想,如果是2022年,又不一样了,因为现在自媒体又有了很多机会,爷爷做的东西都很好,而且我也会给他开一个直播去讲讲这个木匠手艺了。可惜爷爷现在已经是八十多岁了,眼睛看的不是太清楚了,我也不会这些木工活。爷爷后来养螃蟹,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如果用赚钱这个指标去形容 的话,那会,家里的人,都一起挖塘。没有挖掘机,就是用铁锹,这些农具挖的,我也参与其中,干不了啥活,惦记着能不能挖出什么宝,妈妈挖到了一个碎的瓷片。给我说这个应该不错,可把我高兴坏了,收着逛街的时候去了高淳老街,金陵第一古街。那边的人说这个东西不值钱。挖塘的同时,还搭了一个农舍,爷爷就住在里面,那个农舍就是在我们一大家子的水田那边。大家都晓得,种水稻已经不行了,种田已经不行了。都是把田租给别人,然后打工赚钱。我比较喜欢和爷爷呆在田里。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有句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螃蟹塘里不光养着螃蟹,而且还有鱼虾,那种鱼虾,纯天然,谁不爱呢。在蟹塘的周围还种着一些果树,柿子树,桃树。有西瓜,也有吃不完的草莓,吃到后面真的就吃不下,只能烂掉。西瓜的话,夏天也是一个可以当饭吃的东西,而且还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