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台禅寺的“菩提种子”夏令营,护持寺院文化建设的同时,谱写“带娃儿”新高度:
一、
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全责,不纠结,不焦虑,做一个“把心放在肚子里”的妈妈。
第八期,我是“流程主持人”兼“班主任”兼“八段锦教练”兼“文宣”,我把孩子托付给“儿童看护专员”,从此咬咬牙狠狠心,再没管过她吃喝拉撒(除了睡)。她学会了自己如厕、擦屁股;甚至有一天晚上,她跑去找夏令营的小姐姐们睡了一宿(我乐得轻松,她乐得自在)。
带孩子来做夏令营,是因为没有条件把她放在深圳,只能“随身携带”。不料这意外成为感动其他义工的佳话~令在下颇不好意思。﹋o﹋ 我能说“带孩子来寺庙,主要是不想做饭”么?暑假两个月,每天三顿饭,光想想这个就头大了。只要师父不讨厌,我每年夏天定带娃儿来云台禅寺报到。
二、
在保障基本安全的大前提下,开放适度空间,给孩子探索和冒险的机会(除非 伤害是永久而不可逆的,则严厉禁止)。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才是最长效的教育。
海丰盛行吃擂咸茶。熊孩子一碗一碗地吃炒米、吃花生,我忍住了想“管理”和“控制”的心,冷眼旁观她 吃到便秘/腹痛/流鼻血/吞咽困难终于罢口。
她不来找我(揉肚子),我绝不主动说她~反正说了也没用(“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小妮子的倔脾气随我),不如省点时间和力气,少干“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三、
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哭泣,保证她宣泄的管道。但原则和界限在心里,任凭哭个昏天暗地,天清地宁之后,底线绝不动摇。
很多人怕见、怕听到孩子哭,尤其当着其他成人的面时,孩子一哭闹,自己更觉尴尬……潜意识仿佛个声音在鞭挞自己:“你真没用!你看你,连个孩子都带不好,还把她弄哭了!”(现在,我彻底颠覆了这个错误信念)
孩子的哭,是求关注,求爱护,求理解,求保护的讯号,跟我这个成年人的品德和心性没有关系。不要轻易将它扯上身,自虐式地评判自己。
我是否是一个“称职”的母亲,只有我女儿说了算,跟这个世界的所有其他人类 没有关系。所以,当有第三者在场的时候,我已经可以放下尴尬和窘迫,将整颗心都放在哭泣的孩子身上,寸步不离……等她哭好了,也就没事了。
我录过音,最久的,也不过哭了37分钟。她哭着、骂着、宣泄着,期间我没说一句话……哭完了,抱抱她,也就秒睡了。
四、
观察到一个现象:孩子有话不能好好说,非要带着情绪说,这是为什么?因为情绪可以带来“控制他人”的力量吗?(尤其是愤怒)
嗯,母亲是这样,女儿自然习得。我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