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放手的书——《老舍散文》
最初因觉得自己应该多看老舍的文章,感受一下大家风范,想着,多学习,能记住那么一丁点也好,是不是自己水平能提高那么点呢。于是乎,决定看。
沉静深读,“生活是种律动”、“当幽默变成油抹”、“那些人,那些事”直到“小发议论”,老舍讲动物嘛?讲那个时期某个人?某个时期某个人做了某事?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好多句子,未使用华丽的辞藻、未使用生僻文字,读着,似句句在照镜子,自己都可以偷来直接用。
好多文字,写的是外物,写的是他人,读着,似看到了古,也看到了今。
好多场景,没有指明是谁,只是陈述了他的眼睛所见,读着,似如哲学,浅显又深奥……
无论文字字数(15万字)和内容,相对其他书籍不算厚也不算深奥。但此书自己阅读用时最多(12个多小时),看书天数(29天)最多的一本,是自己最舍不得看完的一本。
书中描述精湛的实在太多,如:
1. 《到了济南》,描述路难走,写道:
“假如第一块屈了你的脚尖,哼,刚一迈步,第二块便会咬住你的脚后跟。”
“无论是谁,请不要穿新鞋。鞋坚固呢,脚必磨破。脚结实呢,鞋上必来个窟窿。二者必居其一。”
2. 《想北平》,描写老舍对北平独特的爱,写道: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恋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3. 《不旅行记》中,受不了查票员的内心戏,写道:
“我要是杀了他,自然觉得痛快一些,可是抵起命来也是我的事,似乎就稍差一点,于是心中就老痛快不了。”
4. 《我的母亲》,老舍被母亲送别,记录其感受,写道:
“街上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5. 《读书》中,老舍读“无缘”书的感受,写道:
“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种!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
……
该书收录了老舍的五类文章,老舍观察细致,体会独到,处处描写精湛、准确,每个点都似写出读者得内心感觉、感触,只想直呼“哇哇哇,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就是那个味,就是那种感觉”,“你不写出来,我差点都忘了心中的感触和感官感觉这么精彩。
看过老舍的《老张哲学》,没有能力说三道四,但本书,自己最不愿读完,展现的不仅仅是老舍的文学功底,呈现老舍的人生态度,更揭示人生哲理。后面阅读心里难受(尤其是“小发议论”),多希望能如他写的“天才(老舍)不应当承认失败,再来”,知道他人生结局的悲哀,读着他的文字,感受其挣扎、矛盾、无力。您都知道“黑夜的鬼可以躲避,白天的鬼没法防备”,为何还要自我惩罚,是看不到希望了,抓不到阳光了,是吗?
好吧,尊重您的选择,只能再来文字中感受您!
【推荐看老舍的文字,但不太推荐他最后的人生态度(也许偏颇了哈)】
爱自己,发现世界的真相,积极应对真相,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