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班里的孩子被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所吸引。故事讲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该童话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真正含义。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组织孩子们在组内交流。同学们争着发言,纷纷汇报各组讨论情况。实际上,这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去太远,孩子们是无法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所在。我追问: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孩子们一听,愣住了。他们可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我随机说:想象他们在这十年中发生的故事,大家想开了去说一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诞生了。如:第一个青年和他们分手后来到了一个城市,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医术,最终成了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医生……如果说开始孩子们只停留在理解的表层,那么现在应该多了一点感性的体验。进一步理解开始升温,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所了解的事迹。 在讲述中,在交流中,他们认识到这些人为什么能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为他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做了对他人有益的事情,他们为此而感到幸福。孩子们的心中已称出了幸福的重量。多元感悟,引发了对生活的思索。我问大家:“孩子们,你们幸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哗然。“我幸福,因为有爸爸妈妈的呵护。”“过生日的时候,看着一大堆漂亮的礼物,我会感到很幸福。……
一个孩子问:“老师,你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我微笑着认真回答:“看着大家每天开心的成长、一点点的收获新知我会特别幸福;我们能过坐在教室里面对面的学习就是幸福。”孩子们其实幸福就藏在咱们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知不觉,讨论在铃声中结束,但我相信,这堂课的学习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