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无法随心所欲走出去?
不怕不怕,现在有一套“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带领我们走出家门,走进各地博物馆,去穿越历史的千百年风霜,领略中华文明的悠远与厚重。
参观过博物馆的人都有体会,越大的博物馆越容易走马观花——展馆太多,藏品太多,游客太多……想要潜心静下来仔细看看,真的是需要提前做做功课的。
今天这本《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超大容量无需多说,单凭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重磅身份,这座博物馆的承载量就注定了是博物馆中的扛把子。
西周都城镐京,秦朝都城咸阳,汉代都城长安,隋朝都城大兴城,唐朝都城长安……每一朝都城的背后,都是得天独厚的文明积淀,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
让我们手捧这本散发着历史气息的书卷,一起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走进一百多万年的沧桑岁月。
简明扼要的前情提要+简洁干净的平面图示,快速了解博物馆基本概况
本书开篇,就以极简的文字和图片介绍了博物馆的由来。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
本书中以时间轴顺序,将馆藏文物中极具代表性的藏品,分为七个单元逐一进行介绍,仿佛一位专业的讲解员,在耳畔对游客娓娓道来。
第一单元——“文明摇篮”,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单元—— “赫赫宗周”,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
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
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
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单元——“文脉绵长”,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
丰富精美的珍稀藏品,陕西文物“甲天下”绝非浪得虚名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170余万件(套),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199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进行评鉴、定级,共有762件(组)文物评定为一级文物,其中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这批国宝文物以其珍贵而独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斐声海内外,更是引得无数文博爱好者千里而来,只为一睹风采。
翻开本书,随手拈来几件,我们便能感受到文物带来的震撼。
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国之重宝,海内孤品,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
这款藏品乃酒器,是用一整块棕、红、白三色相间的缠丝玛瑙雕琢而成,是迄今发现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极其罕见珍贵。
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前突的羊嘴充当杯的流口,填以金塞,以防杯中液体流出。专家们判断,这件玛瑙杯极有可能是外国进献的礼品,它见证了1200年前大唐盛世中外交流的盛况。
皇后之玺
西汉,国宝级文物。
这方玺印的得来颇有几分传奇色彩,是1968年,咸阳韩家湾公社一名13岁学生偶然发现,幸由其父亲交给文物专家鉴定,被博物馆收藏。和田羊脂白玉雕制,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无任何受沁现象。
印钮为高浮雕螭虎形象,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尾藏于云纹之中,腹下钻孔以便穿绶系带。印面阳刻篆书“皇后之玺”,笔画刚劲流畅。综合判断,该印极有可能为大名鼎鼎的吕后曾用。
“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枚汉代皇后玉玺,是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竹节熏炉
西汉,国宝级文物。
底座上透雕两条蟠龙,竹节形的柄上端,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整件熏炉共九条龙,而中国自古以“九”为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体现。
据熏炉铭文及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这件熏炉应为汉武帝赐给同胞姐姐平阳公主之物。
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
唐代,国宝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形状,壶身扁圆,是唐代中原民族和北方草原民族文化交流的物证。加之制作工艺独特,且壶身上的舞马造型。
据《明皇杂录》记载,当年唐玄宗在宫中驯养舞马四百。每逢唐玄宗生日,舞马皆披金戴银,起舞祝寿。舞至高潮时,领头的舞马会衔起盛满酒的酒杯,为玄宗祝寿。银壶舞马正是当时舞马祝寿盛景的再现。
三彩载乐骆驼俑
唐代,国宝级文物。
骆驼俑背上铺着一条多彩的毛毯,载着八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七个男乐俑身着汉服,面朝外盘腿而坐演奏乐曲;中间一名站立的唐代佳人,似和着乐曲引吭高歌。
此俑釉色鲜明亮丽,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压卷之作,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镜展览文物目录》。
细节处处见用心,一本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简约艺术的书
《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书,匠心独运,在每件文物介绍处,皆以七字题词加以概括,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兼具古风雅韵,可见此书编纂者之苦心孤诣。
前面介绍的汉武帝赐给姐姐平阳公主的竹节熏炉,书中题词“金炉香尽残梦远”——纵使再精雕细琢的鎏金香炉,终有烧尽不再之时;
镶金兽首玛瑙杯,“殷红玛瑙丝路风”——“殷红”点明此杯主色调,“玛瑙”表明材质,“丝路风”则诉说了此杯作为大唐与西域交流的过往;
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繁华落尽马嘶鸣”——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大唐遭受战乱元气大伤,从此走向衰落,正是“繁华落尽”。而舞马也散落民间不再起舞,徒留嘶鸣悲哀;
三彩载乐骆驼俑,“丝路风沙振驼铃”——骆驼代表着大漠,风沙乍起,乐人却沉浸在丝竹之音里,任凭风沙鼓动驼铃阵阵,自顾陶醉忘我。
再者,许多距离现代较为久远的文物,单凭文字描述和文物照片,读者并不能很容易地明白文物的全貌、用途、精妙之处等等。
这本书里,就采用了非常灵动的方式,通过对文物照片进行类似“简笔画”似的加工和补充,使得这些千百年前的物件一下子生动、直观,活灵活现起来。
比如下面这张“篝火就炊朝甑饭”的陶甑。
书中描述:“陶甑在底部均有小孔,常与陶罐配套使用。蒸饭时,先将盛食物的陶甑放置于盛水的陶罐之上,在罐下烧火,水蒸气通过甑底的孔眼将事物加热蒸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蒸笼。”
这一长串关于陶甑使用方法的文字,需要边读边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场景。
但是有了对陶甑使用的简笔画补充,令人一目了然,不必一字一句读文字,也可以立刻get到它的用法。
再比如“汲得坡下清冽泉”的尖底瓶。
书中写:“汲水时,生子穿过瓶的双耳,将空瓶放入水中;注水后,重心转移,瓶口朝上瓶身竖起,再用绳将瓶吊出水面。”
书面语,描述时即便再通俗,终究也不是大白话的表达。如果这本书通篇都需要读者看着这样的文字,完全靠想象去完成对文物的解读,那真的是太累太辛苦了,恐怕读不到一半就要弃书了。
因为有学者推算,我们一般人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和形象信息量比率为1:1000。
正是如此,正因有了这些有心的、细致的补充,虽然仅是寥寥数笔,却有着拨云见日,使人茅塞顿开之感。
写在最后
一本200多页的博物馆介绍书籍,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轻松翻阅完,阅读体验在同类图书中绝对名列前茅。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一书,采用线订方式,避免了书页中缝处打不开,影响观赏体验的尴尬。
整本书包括最后的壁画介绍部分,都不会因为图案印刷跨越两张纸而造成欣赏困难。看起来事小,却是个大大的加分项。
正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写道,如果拥有三天光明,她会选择一天去博物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么多的年代,怎么被压缩成一天。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是的,此时的我们虽然不能身临其境,却可以通过手中这本亲切友好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爱上灿烂的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