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语出《论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搭配恰当,方可成为君子。质与文即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不可分。而片面追求某一方面都是不恰当的。回归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文”为“人文主题“,“质”为“语文要素”,二者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余映潮老师一直致力于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解决大多数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师的“温饱”,将语文教学的美好阳光撒播在每一位学生身上。余老师的每一个课例都遵循于此:“板块设计”“主问题探讨”“诗意手法”。《散步》也不例外,这是一节余氏风格浓郁,质朴的,生动的,诗意的,充满语用要素又饱含人文主题的语文课例。接下来,我尝试从课堂三个板块窥得余老师智慧点点。
一、开课揭题,直入情景
“语文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就应该是在学习语文”,“‘开课揭题,直入情景’给学生争取到更多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余老师再《余映潮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中重点强调直接导入的技法与意义。我们看这节课例导入实录: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余老师简单互动后,直接进入文体,濡染语用要素。文章内容诗意导入给学生营造诗意气息,一股浓浓的语文味扑面而来。“语用”与“人文”,形式质朴,内容丰美。这是大象无形,拈花为剑的别具匠心,看似无意,功底深厚。
课堂是有逻辑思维,先见森林,再看树木。所以余老师的课堂第一板块往往是抓住关键处探讨文意,整体感知。一般规律,余老师上出了深度和新意。他设置主问题:“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给学生整块的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发散思维。余老师的主问题设计充满科学理性光辉,但他和学生的对话确实诗意的、优美的、生动的。我们看部分实录:
生1:我拟的标题是:整个世界的分量。课文第八小节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分量指的是我背上的母亲和妻子背上的儿子,一家四口,虽然很小,但在作者和妻子的心里,却是整个世界,可见浓浓的亲情。
师:拟得很好,你扣住了结尾,很有哲理的结尾。
生2:我拟的标题是:生活之美。本文通过一家人的生活情景表现了家庭之间的亲情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
师:是呀,家庭生活的瞬间之美。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出亲情,他们的生活是和睦的、美好的。
生3:我拟的标题是:小路亲情。一家人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者尊重母亲,母亲疼爱孙子,体现了尊老爱幼,表现了一家人的和睦、互相体谅、互相关爱。
师:你抓住了小路,抓住祖母对孙子的呵护,可见作者也是有感而发,很有意味。
生4:我的题目是:亲情。整篇文章就在写亲情,写互相关爱、体贴的亲情之美,我这个题目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师:写亲情、家庭生活、中年人的责任,亲情拟得很好,你读出了那种意味。
生5:我拟的标题是:情满小路。本文有质朴的语言、有浓浓的情意,有一家人的协作,小路上洒下了浓浓的情意。
师:多有情味的标题,慈祥的母亲,乖巧的儿子,一起走向阳光,走向池塘。
生6:我拟的标题是:春天的步伐。文章充满了温馨,写出了家庭如春天般的温暖,而且作者也希望母亲如春天的步伐一样,表达了对母亲的爱。
师:你读出了另外的一层意味,很好。
生7:我拟的标题:延续生命。一家四口三代人在小路上散步,在小路上可以走很远很远,有延续的感觉。
师:生命是传承的,于作者而言,有很重的责任,呵护老人,善待小孩,这是生命的感受,就如作者看到新绿的铺展时想到了生命,很好。
紧扣学生的回答,紧扣文本,精致提升。课即是人,如此儒雅妥帖,如沐春风的课堂气氛谁不沉浸其中。语言是心灵的表达,语文课堂必然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凝练、精致的课堂语言,基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指导点拨是语文老师细化课堂、美化课堂必须关注的重点。
教人游泳必须自己会游,余老师从不是坐而论道的理论家,他更喜欢起而行之,忽而在学生旁边,忽而在学生前面。深入对话后,余老师通常还会有一个版块小结。这个版块的小结是余老师出示自己所拟标题:
下面来看看老师拟的标题。(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亲情无边
分歧大路小路
责任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呵护
生命,生命小事情深
选择温馨瞬间
(稍加解释了一下)
师总结:但是话说回来(读屏幕上文字)
(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总分总是世界上最美得结构。余老师在这个版块活动中以整体感知起,以整体感知收。学生在这里不仅接受诗性熏陶,感性激发,更有科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二、小步轻迈,指导朗读
朗读,本身就是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朗读,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感情、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成功的朗读一定是层次非常细腻,过程非常生动,形式非常活泼。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而且,一味单一让学生“读”而没有朗读指导的课,也欠缺训练的力度和美感。
余老师在《散步》中以小步轻迈的形式指导学生灵动多姿的朗读,体味文章内敛的情味、深沉的情味。
我们先来看这个版块的课堂实录显示出的朗读的三个层次:
1.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
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 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解释了一下“波澜”。)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集体训练是余老师尤其推崇的活动形式。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每个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在某种意义上,集体训练(特别是在大班额的教育情景中)是可以和教育公平挂钩的。
只看到集体,而看不到个人也是不行的。集体训练是基点,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班级交流是发展。一对一的链接中,生命才有更多被看到的可能性,学生才有更大的表达欲望和锻炼机会。集体和个人的循环朗读也在形式上造成课堂节奏波澜,训练层次之美,朗读形式之变,这都是诗意语文的极致追求。
以下是余老师对学生朗读个别指导:
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
生1:(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读得好,读出了淡淡的意味,老师提一下修改的意见,稍微的把有些地方的重音加深一些。
生2:(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你读出了诗味,特别是“整个世界”,举重若轻,意味深长。
生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啊,你进入了一种情境,是用全部的感受在读文章。
现在,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注意:如“阳光”,要带一种意味;两个“蹲”字,要重一些;“但”字,可以轻一些;“很”字,应该拖一下。
余老师的指导是专业的,小步轻迈,从重音到诗味到意境,层层深入;余老师的指导是真诚的,直截了当指明欠缺处,单刀直入点出可以提升的地方;余老师的指导是有阶梯的,他给你具体可行的抓手,让你拾级而上,而不是泛泛而谈。语文教学绝非一个“悟”字,“综合性”“人文性”“模糊性”“科学性”“逻辑性”兼有。在朗读版块的最后,余老师再次引导学生回归集体训练,全班齐读,整体提升,引导学生重点体悟这个环节中训练的:“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三、美点品析,注重效益
“品析,指导学生理解、分析、品味、欣赏、运用字词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永远不可忽视的学习语言的基本活动,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文本研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语文味儿浓郁的学习活动;在任何课文的教学中,都要关注它的教学设计。”语言品析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它既关系到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关系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在长期训练中,学生才有可能习得美点,品析美点,感悟美点,创造美点。这不仅是应试需求,更是审美需求。
余老师的品析活动形式依旧简朴,通常有三步:先出示话题,给范例支架;再学生活动;最后师生交流,共同总结。以《散步》为例:
1. 出示话题:
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2. 给范例支架:
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品1:“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品2: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品3:“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
品4: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 学生活动
学生动笔
4. 交流总结
在交流总结中余老师的课堂也是有层次的。先说给同桌听,在说给大家听,教师点评,共同总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余老师是朴素的、坚韧的、极富创造性、极具工匠精神的。余老师的课精粹之处在于,既符合教育规律,在理论的支撑下极其接地气的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余老师从农村走来,扎根大地,他的人格、他的学识都是我一生都学不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