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了莫言新书《不被大风吹倒》的电子版,只是一本随笔集,读起来很快,但味道不如长篇小说浓厚。
这个主要感受是啥呢?主要是感慨半个多世纪出一位这样的极品作家真不容易。既是有爱说话的天赋这是第一,这个爱说话不是插嘴多说而是脑子里出内容,莫言小时候对着树也能自言自语;第二是从小读遍了几个村子的书,包括磨坊家的和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一切书;三是用耳朵阅读,到处听老人们的传说故事,还用鼻子阅读,闻气味,后来阅读了各个诺奖获得者的作品,都有所启发;四是真正行了万里路,八零年代公费出国参访德国澳大利亚等地,看柏林墙看东德等地,从农村落后到工业发达都见识过了;五是经历了五六十年的阅读和社会历练同时,还经过了至少三十年的专业写作生涯,七几年就开始写,八几年就发表大作了,每十年进阶一次的话也进阶了至少三个台阶了,积累的伟大力量,他说一个人一天读一本的话,读一万本也要三十年,那么我们一生两天读一本的神速的话,读万卷书也要六十年,从二十岁读到八十岁。然后同时还要伴随写作,每天小写,一段时间来一个大写作。
最好的还是到民间找素材,也依托自身的出身、见闻。莫言也说每个时代都会出优秀作家,但是真的担心八零九零怎么能在像莫言余华史铁生他们这样,经历如此长时间的丰富的历练!这些人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校受教育,考大学,参加工作当牛马!出个大冰那样的野生作家,也只能写出那种放荡不羁要摆脱朝九晚五工作生活的离奇故事。深刻的故事可能需要调查记者那样,去采访挖掘,或者像家史那样回味记录,要靠自身成长经历的话,比起那代人肯定是略显不足和单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