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味蕾,的确,要统计中国美食的菜品数量,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煎炒烹炸,火候,食材,调味……中国人的厨房里,藏匿着什么样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调料的配比?是厨师们千变万化的烹制手法?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识字课《中国美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一览中国美食的大门。
《礼记· 中庸》中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所说的“和”,也自然包括了中国饮食之和。
“和”指饮食的多样化,这是我们的祖先保持平衡膳食的主要方法。《黄帝内经·素问》中曾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配膳原则,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把自己的饮食分为主食和副食两大结构。所以你看,《中国美食》里介绍的11种美食中,有主食,有菜肴。
中国美食讲究荤素搭配,所以你看,《中国美食》介绍的7种菜肴有荤有素,荤中有素。
中国美食烹饪方法丰富多样。煎炒烹炸,不一而足。所以你看,文中的11种美食,烹饪方法皆不相同。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操作方法都会讲究食料的配伍,即主料和辅料的搭配,这种搭配本身就包含着“和”的概念。
中国饮食格外注重烹饪调味。《说文解字》解释“调”字为“和也”。可见,烹饪中的“和”,有协调、调和、和谐的多重意义。
除“味”之外,中国饮食烹饪所强调的色、香、形、器,也都讲究和谐一体,以“和”为搭配,以“和”为审美,全面体现饮食和谐的思想。
《吕氏春秋·本味篇》有过这样的描述:“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为每样食材找到最适合它的烹饪方法,烹饪至此,方达到不偏不倚,至上至和的境界。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今天,年轻的常宇路老师用心为我们烹制了一道《中国美食》大餐,同样色香味俱全。
这节识字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教学相长就是课堂的色;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出发,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是这节课的香;以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是这节课的味。
这节课,常老师紧扣识字教学的目标,多种识字方法融合。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猜谜语识字,结合生活识字……她为每个生字找到了最适合它的识记方法。
字理识字。汉字是表意文字,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节课,常老师多次使用字理识字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她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教学“食”字,“蒸”字,“鸡”字,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汉字文化得到了传承,而且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归类识字。她引导学生去观察“菠菜、蘑菇、茄”,观察“烧烤炖炸爆炒”,观察“煎蒸煮”,让学生去比较,去发现,并概括出这些汉字的特点,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发现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会认真地去学习,去钻研,更会使他们从课内识字走向课外识字。
给汉字赋予相应的情感色彩,增加汉字的立体感。常老师把茄子带入课堂,让孩子伸出小手摸一摸,不由得让我想起闫学老师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中谈到的一个案例。为了让学生记住 “露水”,他引导孩子们去花园观察清晨的露水,看露水是怎样挂在草叶上,挂在成串的葡萄和紫红的李子上,看每一滴露水在阳光下闪光、滚落、蒸发,再安排学生创作露水的画和故事。通过系列活动,学生看到露水这个词语,头脑里浮现出的是露水这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和能够引发美好想象的故事。常老师的“茄”的教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常老师多次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识字环境,如让学生当小客人点餐,让学生化身为服务员报菜名,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中,那些必须识记的生字变成富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对象时,孩子们自然,爱它没商量!
识字课上少不了写字。汉字方方正正,最能充分体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教师的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一点一横,都必须到位。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的规范演示,能够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正确度和美观度。宇路老师的楷书写得端庄遒劲,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让我叹服的是她在指导“鸡”的书写时巧用生动形象、情趣盎然的儿歌提醒学生书写的要领:“头上一撇是绒毛,脑袋写时要略小。一点做眼黑又亮,竖折折钩撑起腰,一根树枝要抓牢。”教学是巧慧的艺术,致广大而精微。信然!
诚然,当我们品尝一道菜时,令我们感动的有时候不仅仅是菜的味道,而是背后的故事。恰如人们在评论《舌尖上的中国》时这样说,“感动我的不仅仅是味蕾,更是片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
向年轻的宇路老师致敬!
向宇路老师的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