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F】
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而是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人物最真切的情谊,最纯粹的善意,是人性中最为珍贵的光芒,虽然有时看似微弱,却能照亮幽暗的现实,是支撑我们这个民族走过一场场劫难的内在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权力的贵族世代更迭,而文化的贵族却可以万古长青的道理,文学能把人性写出来,能把人性的美传递下去,能在无形中影响人,给予人力量。
这一切都是通过文学的起点——文字来实现的,大家写出的文字是文学,是作品,像我这样的不起眼儿,写出的顶多算文字。不管是文学还是文字,作为一个写作者,都应该要有使命感。
写作者笔下的文字会把作者的心境和价值传递出去,如果心境歪了,坏的影响会像瘟疫一样扩散出去,祸害的就不是一个两个人;如果传递出去的是引人向上的价值,也会帮助更多彷徨犹豫的人,帮助他们找回力量,走出困境。这就是文字,一把典型的双刃剑,所以传递什么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我还不是作者,来到简书,开始尝试用我的手写下我的情思时,害怕自己传递的内容和价值会无效,所以我的出发点很小。
一开始我尝试用文字输出自己的想法,是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里要记的倒不是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而是自己人生的点点滴滴。利用文字记下前行路上的见闻过往,等哪一天停下来时,到了无人的角落再慢慢放出这些回忆,不知道那时会作何感想。到了那时候,文字将不再是冷冰冰的小方块,而是通过排列组合变成带有魔法的神奇放映机,可以穿越时空,细细播放那些青春年少。
人是健忘的,山盟海誓会忘,感天动地也会忘,纵你记忆再好,也抵不过岁月流光。趁有情绪时用文字及时记下它们,然后小心翼翼珍藏起来,变成一坛埋在地里的酒,让它们独自随着时间的流逝发酵,酝酿新味。
等待时机成熟,开坛再饮,新味夹挟着旧味,会别有一番风味。为了不让以后的自己错过这绝佳风味,现在的自己便要借助文字,将生活里遇见的喜怒哀乐等一应原材料准备妥当,再请出时间这位酿酒大师,方能酿就一坛独特的酒。以后的自己可以不开坛细品,但现在的自己不能偷懒不记,否则就是剥夺了以后的自己选择的机会。
慢慢地,当我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后,发现记录文字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它会带我找到具有相同爱好,相同状态的人,即是说文字是一个很实惠的交友媒介,可以帮助我在茫茫人海里找到跟自己投缘的人。
随着写文字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我发现这件事情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还会反过来促使我去看更多的书,无论是写字还是看文都可以给我安静的力量,这种安静可以让我认识自己,认识我存在的社会。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那些先贤写出的书真的是宝藏,常有振聋发聩之感,让自己意识到做人不该只是吃吃喝喝。
小时候学鲁迅的文章没有感觉,那时候只是单纯应试,现在自己开始写文字后,在看《觉醒年代》里看到鲁迅先生写出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新青年》编辑部里的那种兴奋激动我真的感同身受,尤其是大家自发传颂,给国人精神上带来的启蒙,看得我相当感动。或许这就是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的原因吧,文字,可以把拯救世人的良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有需要之人的手中。
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具有民族内在精神的东西,不知道那一天会有多远,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一天。
不管是谁,只要提笔必然有目的,初衷和终点会因人而异,但不管是因为什么,能静下心来书写文字的人都是细腻善思且对这个世界充满感情的人,这样的大家会善用文字的魔力,向世间传递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