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月三号,此刻的我正躲在温暖的被窝里 享受着“天色渐白”-我的全遮光窗帘已经打开,整个房间正在从漆黑的夜过渡到灰蒙蒙敞亮的状态。
嗯 说实话还蛮享受这个过程的。清早我发了我昨天准备的读书笔记到朋友圈,有朋友回复“你不睡么?” 哈哈 五六点多是我打算让自己从梦中醒来的时段啊。虽说也会困,也想闷头大睡到上午十一点。但是,我同样爱清早这个无人打搅世界啊。
我这种天生高敏感的人,难免意志力薄弱,会被外界的纷扰影响自己的节奏,于是我还是选择“无人之境”好了。
温柔的睡眠状态大概是我这里人最难以抵御的诱惑,但一觉睡好晚才“自然醒”一方面是大半天没了,凡事别别人玩半拍比较被动,一方面是我还得花精力自责。权衡之下,我还是选择早起好了。
我曾经和朋友说过,一个行为的执行,尽量避免用意志力,而是搞些诡计,让躯体爱上它。
比如我的“早起”,又提升了一个版本。岁末时候买了一件珊瑚绒卫衣超级舒服和暖和,于是我不那么怕冷,加上以前就有的电热毯+保温杯+静音耳塞,这种早起简直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说说我的读书打卡。
其实新年伊始,我有想过怎么优化他们。毕竟读书是件蛮私人的事儿。我不想过于标榜这个,那会过于强化“读书”而非灵活实践做成些事儿。以及我这么“自律”的人,多少会给别人些压力,这是我想避免的。这是个结果为王的时代,我尊重一切积极打拼获得提升的人,所谓有教无类,总感觉自己标榜读书有点low。
那时我有想过,要不要保持早起打卡习惯,做点别的 比如发一条音乐。为此,我的确有收集些好听的音乐。
只是,我所有做的一切本质是为了自己,那么也就不用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沉默专心做自己就好。如果读书打卡对当下的自己最高效有帮助(前几天空了几天,感觉自己快要脱离了读书这个习惯),那就继续打卡吧。
昨天是我小学同学的聚会。这是个新年伊始另一个小确幸,我打算单独一篇写。总之,那时最初的感觉是很欣喜阔别多年我又见到了儿时的伙伴。
而此后,近乎线上围观了它们的活动,我发现有点点乏味消耗时间。比如还在吹嘘当年的那些往事(其实人脑是会重构记忆的,而且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 即便有被发现改写夸大 也不会说破),不显眼的没人搭理 差不多的还是自己的小范围熟人交流,那些众星捧月的明星占据着聚会中大家的注意力。再比如吃个饭能从六点到场持续到十一二点这效率有点儿低。
我理解的(理想状态)是同学之间相互聚聚,相互帮助 不论是光鲜的还是没什么值得显摆的都能为这个团体做点什么推动他前进共赢的事儿,所以昨天略失望。
为个社交把自己过的乱糟糟的,在我看来不划算。我宁可把时间放在有趣的事儿上。
这种反差下 阔别两天的没读书状态,我又回去了。
书房 ,桔光,榻榻米+电热毯,纸质书+电子书app,巧克力和花生等小零食…花一两个小时阅读做笔记,在白纸上写写画画…这才是我的世界。
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会继续分享它们给你听。
此刻就先写到这里吧,谢谢那段有你在看。(有个观点是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希望被看见的,所以发自内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