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作为连接秋季和冬季的节气,霜降的到来,代表着秋寒、秋燥、秋乏达到极点,此时人们常常会通过吃红心柿、喝菊花茶、登高望远等方式来防秋寒、防秋燥、防秋乏。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已全面展开。面对新任务,党员干部要深入总结、系统用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好经验、好学法,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抓实检视整改,解锁“三防妙方”,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升温”。
沉心静学“防秋燥”,解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论“进补”妙方。主题教育以理论学习打头,“学思想”是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根本任务。党员干部要将“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坚持边学习边思考,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一方面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多渠道多方式汲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把党章、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必读书籍放案头、搁枕边,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经常、长期、反复学。既要学进去,通过善思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知其言更知其义;又要学出来,通过思考把握大局大势、领悟推进自身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进补”理论知识、汲取经验智慧。
奔走躬行“防秋寒”,解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为民“暖身”妙方。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出发点是解决问题,落脚点是造福人民。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经常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沉到一线,常到街角小巷、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察实情、晓民情,更接地气的去倾听群众的真心话。要手里有活、脚下有路,挽起裤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关心群众冷暖安危,摸清下情以更好地认清上情。聚焦人民需求,对标人民满意,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不断从群众“智言智语”中汲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拿出符合实际、汇集民智、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全力为群众解难纾困,为百姓“添衣加被”温暖身心。
正本清源“防秋乏”,解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整改“正气”妙方。霜降已至,这时人体最容易出现疲劳困倦、蒌靡不振等秋乏的症状。党员干部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边学边查,深刻检视剖析,抓一剂清心正本、补气固元的良方,标本兼洽“对症施治”,“刮骨疗毒”袪除“病根”,广开言路“评估疗效”。坚持分类整改与集中整治结合、立行立改与长效长治并重,不等不拖、抓好整改,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动态式更新、清单式销号,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复盘,确保所有问题逐一拔除,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以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的扎实整改成效赢得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