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清清
九岁的女儿咪咪有项寒假作业是写字,老师会每天检查并评星级。咪咪班有20%以上的同学,评星级都是五星。有个别优秀的同学,甚至经常被评级为六星。而咪咪,几乎每次都是三星,除了有一次得到了四星。坦白说,从我的眼光看过去,她书写时真的没有耐心,而且很不认真。老师给的书写时间是20分钟,而她最多就写10分钟。
这天我看她写的字真的不咋地,忍不住再次和她谈论这件事:“我感觉你今天的字,最多就三星了。”她同意地点头:“昨天我写得比较好,也才三星。今天这个真的只能三星了。”接着,她补充道:“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都是五星的。”“哦,那你只有三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吗?”父母很喜欢用的激将法,这招却对咪咪一点用处也没有。她没有接话,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对她的学习态度,我是有期待的。和大部分父母一样,我们很难忍受孩子不认真对待学习。不过,我也了解咪咪,我知道此时批评和教育她是没有成效的,只会引起她的反感和反驳。于是,我笑着说:“妈妈发现你的心理素质还挺强大的,自己落后了也不担心,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妈妈,我有落后吗?”
被她这么一问,我发现更要谨慎一点对话了:“单说写字这件事,你们小组除了你之外都是五星,可以说你是落后的。妈妈知道你写字也可以很漂亮的,妈妈见过你写得很漂亮的字。不过就是要认真写,才会漂亮。”没想到这句话触到了咪咪的伤疤,因为我过去不止一次说过她不认真。“我就是不认真啊。妈妈,你看我有什么事情是认真做的吗?没有吧?”此时,她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表现出很强烈的对抗情绪。
我没有被她激怒。我知道,她的这个对抗行为的背后,依然有一颗向上的心。于是我告诉她:“妈妈看过你很认真跳舞的样子,很认真弹琴的样子。还有妈妈去上你们班的公开课,也看得出来你上课时很认真。”咪咪沉默了一会。我继续说:“妈妈相信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做得很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欣赏的。估计没有一个人会故意做得很差,然后让别人批评他、笑话他的吧。妈妈看你每次背书,当你背得不是很熟练时都挺生气和挫败的,所以妈妈知道你也是很希望自己做得很好的。你也是很有上进心的。”
这句话下去,打开了咪咪的话匣子。咪咪告诉我,她真的有时对自己很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得很好。当然有时也会很随便,对付一下就好了。同时,她觉得大家都说女巫是坏女巫,其实,女巫应该一开始也是一个好女巫。只是,女巫长的样子比较吓人,别人可能就会不愿意靠近她,甚至会欺负她、笑话她、不和她玩。女巫见大家这样对待她,就故意使坏,慢慢地就真的变成了坏女巫。
看,九岁的孩子,也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向上向善的,也能朦胧地感觉到,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就很有可能对外展现自己坏的一面给别人看,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坏。
现实生活中,当家长生气时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当口不择言时,对孩子的批评或责骂都可能会比较难听。孩子就很有可能根据父母的这些评价来形成最初的自我价值体系,认为自己很糟糕,自我价值感低下。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怎么评价孩子,影响真的很长远。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自己或身边的成年人,我们不难发现,自我价值感低下的人,特别容易破罐子破摔,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自己一定无法成功。
好消息是,第二天书写前,我邀请咪咪争取挑战好成绩,用心书写。当天她的书写评级是四星,从而让她这一周的书写结果被老师评为“进步小明星”。咪咪自己很是开心,咧开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