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是风平浪静下的暗潮涌动。
有人说,张艺谋68年的精华,全在《影》的替身里了;
也有人说,《影》是张艺谋在新千年后最好的作品;
还有人说,《影》是张艺谋继《长城》向资本低头后的昂头。
第55届金马奖,《影》包揽了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等12个奖项提名。
这些外化的标签的确是让人走进影院的一个理由,但走出影院后更想谈谈电影本身。
影在古代的意思,是替身。在《影》中,境州(邓超饰)是子虞(邓超饰)的替身。
子虞一生醉心于权谋与征伐,想收复境州(地名),想称王。无奈被帝国战将杨苍(胡军饰)击败,一年之间身体衰老,于是决定启用替身,为其奔走于朝堂战场间。
为了让替身铭记他收复境州的任务,于是将其取名为境州。
明里,境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都督;
暗里,他是子虞的一枚棋子,任其指挥、折磨、鞭笞。
小艾(孙俪饰)想帮丈夫子虞实现理想,于是和境州在人前扮演起了假夫妻。尽管在男权的斗争里,她是一个看客。
但对境州,除了心疼,还渐渐有了真夫妻的情义。
境州说:“没有人会在意诱饵的死活。”
小艾说:“我在意。”
自8岁就被秘密囚禁,境州甘愿做子虞的影子,为了两个女人。
一个是母亲,她是他的牵挂。为了回家,明知从未有人在杨苍的刀下撑过三回合,他还是答应了子虞去涉险。
一个是小艾,她是他的光。在暗无天日里,只有她,带给过他一点点的慰藉。她对他的情感是极其隐秘的,深深藏在心底的。但一个不经意间未掩饰住的眼神,他看到了,他懂了,足矣。
《影》中的其他人物,都在为自己而活,除了境州和小艾。
在那样的时空里,想为自己谋利,是免不了算计的。影片有很多的反转,算来算去,他们都输了,有的输给了自以为是,有的输给了过早论断,有的输给了不甘心……
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境州和小艾。
最后赢的,是最不会算计的境州和小艾。
小艾是男权斗争里的看客,她需要境州护她。唯有境州强大,才能护她。
但境州,习惯了当傀儡,是不会一下子强大的,直到心底的牵挂彻底被击碎。
子虞答应境州,只要他赢了杨苍,便可放他回家看母亲。
境州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等待他的,是死了的母亲。
他终于觉醒了。他终于不甘愿了。
子虞怎肯轻易放过他?早已察觉他是替身的沛王又怎肯放过他?
他归来。所有人以为他仍是他,其实他心底已暗藏了杀气,硬气,还有抵抗的决心。
在子虞和沛王互相算计,互相残杀的罅隙里,他也受伤过,但他终于有了杀死他们的念头和决绝。
他狠下了心,他才是最后的王。
子虞曾对境州说:没有真身,就没有影子。
这一次,境州终于证明:没有真身,也有影子。他不再是谁的替身,他是他自己,他就是境州。
这一幕幕,小艾看在眼里,她害怕,惊恐,顿愕……境州递给她那个她曾送给他的香包,沾着他的血,安抚了她。
境州向天下人宣告沛王驾崩,小艾终究没有揭穿。
《影》有着莎翁式的悲剧性色彩,前期一直很克制,仿佛沉在水底。到中后期,随着一个一个反转的出现,隐含的爆发点彻底冲出水面,让影片有了很大的戏剧张力,看起来很过瘾。
用一句话评价《影》:风平浪静下的暗潮涌动。
在清淡悠远的山水墨色中,那一抹血的暗红不亮眼,但醒目。它代表着杀戮,动荡,反抗,算计……它更是悲情所在,残酷所在。
有人说,邓超和孙俪在《影》中交出了各自电影生涯中的最佳表演。邓超一人分饰两角,不光是境州和子虞40斤的体型差异让人惊讶,还有拿捏准确,层次分明的表演。
野心勃勃,机关算尽,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子虞是他。
隐忍负重,坚毅悲情的境州也是他。
而孙俪,用演技诠释了一句话:好的表演是不需要台词的。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在光影变幻间,也在你争我斗里。境州在重重困境里完成了自我救赎,寻得了个人自由。
而我们,要追寻的又是什么呢?
电影里的阴阳,刚柔,太极,好像都在说,我们要一种中和,平衡。
不贪恋,不越位,不会像子虞一样累。
不狠辣,不凌厉,不会像沛王一样悲。
偶尔隐忍,有所牵挂,找寻所爱,捍卫自我,或如境州,或如某些时刻的小艾。
要有抗争世界的勇气,也要有包容不语的通达,在中和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