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过一堂为期三天的课程,老师提到一个辨证理念,我们究竟是用眼看还是用心看?普遍答案是那当然是眼睛,眼睛才能看见。老师接着问,那瞎子除了看见黑色之外,还能看见其它颜色吗?现场回答不能。于是有了一个游戏体验,所有人用手掌捂住眼睛,然后去看,讲出你看见的是什么颜色。我们神奇的发现,并不是只有黑色,还有白色,还有其它颜色。老师说,真正可以让你看见的是心,而非眼
昨天到今天,对于“看见”这个词,我有了深刻的体验。无意中发现了孩子玩游戏上瘾,竟然熬夜玩游戏,强制给她停课,停网络两天。让她彻底静下来,去感受没有网络游戏的时间,是否能过的下去。这两天让孩子反思的同时,我也去自省与觉察。我们以忙为理由,忽略了亲子的互动,陪伴,才会让网络把孩子带走。如果网络中的那些成就感,被需要,被认可,都能以另外的方式,投射到生活中,我想孩子们会更乐于体验生活的。
今天下午两个小时的沟通,从究竟是你在玩游戏?还是你被游戏玩了?游戏给你带来的不可抵抗的因素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你因为无聊玩游戏?还是你因为玩游戏才会觉得生活很无聊?带着思考,觉察的互动。她说妈妈,你删掉游戏吧!这两个多月,确实游戏让我更空虚。带着孩子去用心看见,让她带着思考与体验感去觉察,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时候她有成就感?那种情况下她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当被游戏占据心智、思想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瞎的,哪怕睁着眼睛,也看不见身边的一切。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圆满具足的。他们都是被遮住了的明珠,需要父母、老师给他们揭开那块遮挡的布,“启蒙”后的他们才会闪闪发光。
唯有从心出发,才能真正看见,唯有看见,才能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