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这样坐做,培养宝宝主动性》

坚持分享2879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891(2025.10.31星期五)

    “孩子写作业得让人看,烦死了!”“我要不陪着,那作业不知道会做到啥时候,太磨叽了!”……

      孩子上小学,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烦恼,总想着:啥时候他能自己主动学习多好啊!

      其实,这是明显的自主性弱的表现,孩子自主性培养的关键期是3--6岁,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和行动力跟之前比大大增强,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也不断增长,所以,会有很多探索行为,而且有很多时候在探索中会给您“惹”出很多所谓的“麻烦”,如:洗袜子把水弄到地板上,把自己的衣服都弄湿了,择菜时把菜叶子扔掉好多,穿反鞋子,扣错扣子,站到凳子上洗手摔倒了等等等等。

    这个时候是孩子在尝试,在模仿,肯定不会一下子做得很好。所以,此刻家长跟孩子的语言互动就显得特别重要,回应好了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感,,保护他们的探索欲,弄不好会让儿童形成胆小、敏感、退缩,从而使他们的自主需求被压抑,然后他们可能通过其他不健康的当时去补偿。

      分享3个我做外婆后实践过的简单好操作的日常小技:

1.把“命令”换成“选择”:比如不说“快点,把这件衣服穿上!”,而是问“今天想穿小熊图案还是汽车图案的衣服呀?”,给孩子小范围自主空间,激发主动决策的意愿。

2.接住孩子的“小分享”并肯定:不管孩子是举着画的歪歪扭扭的画,还是告诉你“婆婆,我今天自己喝了水”,都认真回应“哇,你愿意把画分享给婆婆,太用心啦!”“自己喝水超厉害,学会照顾自己了!”,强化她主动表达和行动的动力。

3.允许孩子“试错”不指责:孩子自己吃饭弄脏衣服、玩玩具拆坏了,别着急批评,而是说“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擦干净/能不能拼好”,让他知道主动尝试不怕错,减少胆怯。

    这些技巧关键在“少控制、多放手”,试试看,慢慢孩子就敢主动做事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