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2.3《观察一种动物》教学反思

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学生们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在经历了蜗牛的结构、反应、运动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动物生命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对以下几点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①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记录蜗牛的过程中,最初在记录蜗牛的形态的过程中,我进行了记录演示示范,但是发现学生记录得并不够好,不够详细和完善。在后续的教学中针对观察顺序进行了指导,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再强调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记录,学生能够非常细致,能观察并记录到4只触角、嘴,甚至会记录下壳上不同的花纹,所以还是要肯定学生,给孩子机会进行探究和表达。




②教师备课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在讲授蜗牛之前,对于蜗牛我了解很少,只知道它有触角和腹足。但是学生的问题非常多,需要提前进行科普。比如学生会问“这只蜗牛是公的还是母的啊?”“蜗牛壳碎了会死掉吗?”“怎样才能让它生蛋啊?”“它的耳朵在哪里?”基于这些问题,下来我对蜗牛的各个结构和对应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寻找了相关视频资料补充学生认知。这个过程给我的感受是这些问题虽然都不是教学重难点,但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也非常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