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8.5.5,晚上11.21,记录今天的一天。
今日晨跑
昨晚忍受不了自己的肥肉,决定重振自己,从晨跑开始,于是昨晚做下准备,定好计划、提早睡觉、调好闹钟、构思早饭吃什么。今天早上5.30就醒了,比闹钟还早,睡到6.20起床吃早饭洗漱后,写完今天的练字后,终于出发。
最近发现体力耐力变差,但没想到这么差,第一次跑步到中途暂停了几分钟,因为实在跑步下去,感觉自己快低血糖晕厥了…
停下的几分钟,我在犹豫是否继续,身体的不适在控诉,但是意志却在坚持,不想让自己的完美计划因为这点身体的不适而破灭,还要在朋友圈发图呢!
抱着这个小目标,我又一次跑起来,没有预想中那么差,也没那么轻松,但是我跑完了,最后50米,还加速了呢!总体速度还不错,就是耐力差了点。
回想我近几年的间断运动,我发现我开始更了解自己的身体,今天的这场运动,就像我第一次跑上操场跑圈那么痛苦,但我知道,一个月后,我一定会比今天更轻松。
其实很多东西,不坚持,就会像皮球,会一点点泄气,直到没气,回到原始状态,这时,重新充气,皮球又会回到最佳状态。身体也是一样,不要觉得自己短暂的运动会持续一生,只有坚持运动才能为你带来一辈子的好身材和好身体。
而我也真的觉得,一个人的身材是否棒,和他是否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太多年轻人正在放纵自己的身体,挥霍自己的资本,让自己成为一个油腻的年轻人,真让人着急呀。
今日联想
最近在和一个男生接触,也成为了我近两个月总结里经常出现的主人公,让我又刺激又心累,但又忍不住想继续了解,同样,也发现了自己的更多面。
周四参加一个演讲活动,听了一些人演讲,把自己睡死过去了,因为太过无聊,所以回家后想看看他朋友圈曾经的一次公众展示,一不小心把他的朋友圈划到了底,2013年…
从这个朋友圈的变化,我似乎也看到了他的变化,从一个血气方刚懵懂的少年变成今天奋力工作的青年。
短短五年的经历,从朋友圈里各种朋友聚会照,到家庭活动照,到近一年多的工作内容,从一个兴趣爱好广泛,什么都晒的男孩,到现在晒工作,也许也是很多人的朋友圈变化,我不禁想,也许两三年后,我的朋友圈也会越来越少曾经的爱好,而更多工作内容,这是否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我们在成长,在不同的阶段,追求着不同的挑战和刺激。让自己越变越好的那些人,朋友圈一定变化很大,相反,那些日复一日不变的朋友圈,也预示着这个人的生活和心态一成不变。
反观我的朋友圈,零星的家庭、好友、经历,更多的是晒运动,晒读书,晒摄影照片,似乎变化不够大,是否也预示着,我的工作、生活正在趋于一成不变呢?
今天茶馆老板说,现在在学校做老师吧,挺好的,稳定。
稳定,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也许并不是,我想要和孩子们一起,所以做老师,但是我不喜欢稳定,一直都不。所以这两天一直反思自己可以为稳定的生活做哪些改变?
想到《人性的弱点》里提到的一个方法,每一个30天,为自己设立一个新鲜的小目标,坚持30天。这是个很棒的方法,给自己的生活加点小刺激,让自己尝试更多的东西,也许变化不大,但是至少在变化了~
让自己保持一直在变,慢慢加速,直到以两倍的速度运动,也许我的进步才能看得到。
今日阅读
今天下午在喜欢的茶馆看书,所以看了一个章节,内容没有完全明白,只能浅显谈谈。
摘记
真正的学习
也许我们已经获得了充分的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但除非能够立刻把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否则这种学习对我们而言仍然没有什么意义。
大体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够实践运用,二者之间的差别至关重要。后者必须拥有自己专门的名称,与“生活价值”相对应,让我们称其为“为生活做准备”(lfeready)。如果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在特定的场合中能够被整合起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做决定、做计划、接纳并享受一段经历,或者只是理解外部世界,那么,它就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做好准备。
即使某项学习内容在生活中是有价值的,也并不意味着它自然而然地能够为生活做准备。
《全局式学习》
《为理解而教》
《为理解而教指南》
* 学习即理解,理解即思考
通常,当人们谈到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情时,无论是维持友谊、烤馅饼还是做运动,他们几乎都会提到一系列思考活动:计划、有策略地思考、解决问题、做决定、解释、教授相关内容(无论什么主题)等。
有效理解某个主题,必须做到透彻地思考这个主题、考虑主题相关的内容、利用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
* 学习即运用,把你的理解和思考用起来
透彻地理解某个主题本身是一回事;而理解某个主题、以它为工具来思考其他问题、在各种场合运用它来理解同类事情,这完全是另一回事。
全局性理解所提供的不仅是思考的主题,更是可以广泛运用的思维工具。
再回到问题A:“什么样的全局性理解(或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我们为生活做好准备?”答案是:能够支持思考的、能够广泛运用的、能够将主题内容转变为分析工具的全局性理解。然而,这也给传统教育带来了挑战,因为传统教学往往重视主题内容,而不常将此转换为可以运用的工具。
* 学习即注意,不是“过度联想”而是“未曾联想”
拿着铁锤的人,看什么都像是铁钉。
拿着铁锤的人,看什么都不是铁钉。
僵化知识
我们依原则了解的、与当前状况有关的概念和观点,往往总是僵化的。
回到问题A:“什么样的全局性理解(或开放性问题)有助于我们为生活做好准备?”这样的理解,必须能够令我们注意到,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哪些时候这些知识能够赋予我们真知灼见、支持我们的行动,并提供伦理道德观点。
* 学习即感兴趣,全局性理解源于发自内心的渴求
他们提出了“为自己而理解”(understanding for onesef)的思维方式,并认为这是优秀学习者和思考者必备的品质。理由很明显。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希望理解某事,而不是试图圆图吞下打包好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形成全局性理解。而且,只有当你出于自己的意愿希望理解某些状况时,才能更好地运用全局性理解来应对你面临的状况。
这里,核心的要点并非“每个人都应当同样地热爱万事万物”;而是“应当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让他们省可能对“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而生动的兴趣”。否则,我们何必学习这些知识?何必紧紧抓住这些知识?又何必随时想着发挥它们的作用?
* 学习即融会贯通,你能用欧姆定律解决供暖管道问题吗?
我们都认为,知识迁移本身并不难,而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没有让学生准备好迁移知识。其中一个问题是:知识的迁移要么需要高端的反思性学习,从而实现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的迁移;要么需要低端的大量实地练习,从而实现无意识的、自动的迁移;而迅速串讲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上述任何一种要求。另一个问题是: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无法培养学生钻研学习内容、广泛地联系学习内容所必需的敏感性和倾向性。
再回到问题B:“什么样的教学能够使全局性理解(或开放性问题)为生活做好准备?”从广义而言,问题B的答案非常简单:学习的过程中应当包含思考、运用、注意、感兴趣的体验。
* 知识不只是知识,学习中的实践运用最关键
在教学课时的中途就要想到最后的运用部分!
研究型学习
问题导向型学习
社区服务型学习
案例型学习
工作室型学习
这种类似于研究项目的学习通常包括了思考、运用、注意和兴趣。它强调的重点是在各类问题和项目的激发下,将某些观点作为实际运用的工具。而且,由于研究的项目比较复杂,所以,学生面对的挑战不止是找型到“正确的”工具或工具包,而是将不同的工具整合起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扩展工具包。
* 数字技术,推动学习的主要力量
感悟与思考
今天学习了一个章节“真正的学习”,在这里,作者的观点是,
学习即理解,理解即思考
学习即运用
学习即注意
学习即感兴趣
学习即融会贯通
从这个过程来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学习到的知识,形成一种工具,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时候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知识的迁移。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依旧觉得在落实这些项目的时候,有很大的困难点。
拿我的学生为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刷题,反复做,导致会做不知道为什么。
在我的课堂中,我要求他讲出自己的分析过程,“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用到学过的什么知识?”等问题为依据来分析说明,这个过程,我觉得是学习即理解,理解即思考的过程。但是目前他完成的并不是很好,理解上还达不到思考式的理解。
接着,我会用一个相似的问题提问他,让他重新运用刚才的思考过程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即运用的过程。但是学生在过程中会使用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完成问题地做完题目,所以我会重新要求按照方法来分析思考,再次练习这样的思维模式。
然后在综合练习问题时,通常不是去做问题,而是提问“这个题目想考你什么?”这个过程我觉得就是学习即注意的过程,在很多题目中,给出有很多知识点和方法的题型,让学生能“拿着铁锤,找到铁钉”,不过可惜,在考试中,学生完成地并不理想。
接下来,就是学习即感兴趣,我发现,学生目前的兴趣并不是很大,而对他的昆虫动物兴趣更大一些,所以这部分,我还很难把握他。
最后的融会贯通,这个在他们的考卷中,充分体现,现在的题型不再是计算为主,而是概念,而概念的考法就是融会贯通,许多问题和生活实际结合,让他应接不暇,这个时候他的解答是非常薄弱的,说明融会贯通还有点距离。
综合来说,这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到深、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实践反思的,但是学生自己很少能够做到,也没有太多时间做到,所以我很焦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去教授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