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上大学是,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必修的专业课,当时年少不明所以,不懂为什么当老师还要学心理学,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又不当心理咨询师。可是,从教十年来,越发觉得心理学在教学中是多么的重要。介于自己对心理学的热爱,加之多年从教的经验,打算以后每天跟大家分享下,作为一个一线的底层教师,我所感受和感知的心理以及人性的特点。
玻璃心,顾名思义,大家都知道,就是很容易碎吗。可是,什么人会容易有玻璃心?什么时候会玻璃心泛滥?我们,又需要如何做,才能避免玻璃心碎成满地玻璃茬子呢?对此,想说些个人的观点。通常来说,非常优秀或成功的人,相对玻璃心的几率会少一些,这样的人通常不会因为别人一句不认同的话而立刻玻璃心破碎,因为他们对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事,会有很明确的判断,很乐观的认知。往往一些并不优秀,而且不愿付出努力的人,玻璃心的几率会更大。比如,一个人饮食习惯不好,作息习惯也很紊乱,导致重度肥胖,其实,她的肥胖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可是,当别人指出来,她还是会心里极度不爽。或者说,一个人不学无术,吊儿郎当,工作迟到早退,毫无业绩可言,可是,当其他同事指出来,他还是会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的。再比如,一个孩子,学习根本不努力,完全没有任何认真的态度,每次考试甚至都是倒数,当其他同学嘲笑时,内心的小火山也会觉得要爆发……我们心里知道,我们做得不好,但是你要是说我,那我就受不了。个人感觉,这就是典型的玻璃心。
那么,玻璃心什么时候易碎呢?当然就是别人指出你的问题和毛病的时候。可是,换个角度,别人不指出来,问题和毛病就不见了吗?当然不会,在你没解决之前,她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坚挺的摆在那里。所以,问题的关键来了。如果防止玻璃心的破碎。个人觉得,玻璃,永远都会易碎,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她彻底变成不易碎的材质。所以,我认为,由玻璃心转变成金子心,才是最关键的。因为,金子不仅不易碎,还会闪光,照亮别人的同时,更让自己的人生升值。那么如何做呢?除了努力,改变,坚持,别无她法。我们有毛病,有缺点都不可怕,只要我们找到解决方法,并为之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而且,总有一天,会让别人把对你的嘲笑变成朝拜。把对你的排斥变成吸纳,甚至是簇拥。而你,也不会因为别人指出你的问题而火冒三丈,怒目圆睁,也许你会微笑着接纳,并且感恩的告诉她,谢谢你提醒我,我一定会努力,让人生更美好。这,也许是我们所有人,包括大人和孩子都该共同学习和修炼的。所以,最后想说,收起你的玻璃心,努力让它变成黄金❤️。自勉更希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