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


今天跟“ Dragon ”这个词特别有缘,突发奇想,今天来说说“龙”这个主题。

关于“龙”的传说到底源于何时?我们华夏于孙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龙的传人"的?报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开始查找资料,关于“龙”来源,最普遍的说法是闻一多提出的“图腾合并说”。

闻一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在《伏義考》中他认为龙的基调是蛇。

对此,《易中天中华史》中也有相关描述——图腾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由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转变而来的,只不过蛇在中国有些特别。作为男性的符号和代码,它是蛇;当它成为图腾时,就变成了龙。变成了龙的蛇也不再仅仅属于某个部落,而是一个大族群的总图腾。

闻一多先生推断,现在的龙有“兽类的四足,马的头,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是由“图腾合并”形成的。

对此,成都大学中文系前教师周清泉老师认为,图腾的发展是繁殖衍生性的分裂,而不是所谓的“合并”。此后对“图腾合并”一说学者们也众说纷纭,说法没有统一。

那龙的形象最早又出现于何时?据可考例证来看,最早的龙形纹样可追溯到一万多年前,山西吉县柿子滩发掘了距今约一万年的龙纹岩画。

山西吉县柿子滩龙纹岩画(摹画图)

那么最早提到“龙”的文字又是何时?

距今约3000年前的《易经》第一卦“乾卦”的卦辞就多次提到了“龙”。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而最早表述龙的具体形象的典籍为《说文》,书中有云,龙,鱗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飞之形,童省声。(汉·许慎)

意思是,龙为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变亮,能变细变大,能变短变长;春分时刻登天,秋分时刻潜渊。“龍”字的形态是左上为辛,下为肉,右为飞。

“龙”字演变

看最早的“龙”字可知,该字为象形字,依稀可见其蜿蜒的身姿,该字颇有“春分登天,秋分潜渊”的灵动。有趣的是,《说文》中的这两句都对应上了《易经》中乾卦的卦辞“飞龙在天”和“潜龙勿用”。

查了一天资料,结合对龙的想象,如果现在我们还能找到恐龙化石,那么我们的祖先会不会也见过恐龙化石?祖先会不会把部分恐龙骸骨想象成龙呢?比如看到翼龙化石,就想象龙会飞翔,虽然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坚信世界上真的有龙,好像龙的形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只不过遨游在天际,我们看不到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原始社会,人们日出而食,聚落而居,逐渐开始产生图腾崇拜,龙成为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 龙...
    文虫子阅读 5,129评论 2 11
  • 龙的定义为:传说中的神异动物,特征是有鳞、有须、能 兴云作雨 的生物。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象征 。龙:中国古代...
    随笔记录阅读 6,997评论 1 3
  • 是这个龙吗? 不是 这是西方怪兽“Dragon” 贪婪、邪恶、喜欢抢美女 曾遭到无数勇者、王子和肌肉男的讨伐 我们...
    奔跑的迷路人阅读 3,954评论 0 3
  • 龙是中华文化里的主要图腾、主要象征,汉族等大多数华人及越南人、柬埔寨人自称龙的传人。龙也是封建时代中国帝王及其它东...
    羊毛70阅读 4,082评论 0 1
  •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 碧海云天梦飞扬2019-05-06 15:27:32 评论天下(于建华) 在中国人的...
    评论天下阅读 5,20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