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如何让乡村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觉得凉水井中学的方法真的很好。我是教数学的,以往我的课堂就是我讲课,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再讲再提问再回答,循环往复的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只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大概是五年前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听了很多课,我县教研员也说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去分析解决问题。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的不好,导致学生也讨论不起来,要不就是胡说一气,说不到点上。后来听了一位老师的课,她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兵教兵”,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我又开始让学生先预习,然后引导他们怎么去合作分析,从哪句话入手,关键是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后要从这这几方面去说,这样学生慢慢的都会自己分析问题了,现在课上,我把问题出示后说开始小组合作探究,组长就很负责的组织组员从这几方面分析,有的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也不再焦急,课堂反馈的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都会自己分析问题,我也不再自己讲而学生听,现在是学生讲,讲不全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然后再让能力强的学生综合这些回答进行总结性讲解。现在学生上课特别积极活跃都想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这样我慢慢变成学生们探讨研究的引导者和评判者,而不再是一位的自己去讲了。
小组合作学习势必会造成一种乱的假象,如何去避免乱呢!我觉得在于老师的引导和调控,我在慢慢探索中发现,你教会学生怎么去分析问题时,学生的能力都很强,正应了“不要低估你的学生”,他们会根据老师的引导形成思维模式,你规定的方向,他们就会很好的去分析,去交流,去反馈。这就体现了“乱而有序”,避免了学生胡说一气还没分析出什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我觉得也就是我们现在说到的“小老师制”是一样的。如何培养课堂上的小老师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首先,要培养他的责任心,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老师交代的内容负责,对全体学生所学知识的负责,所以小老师的责任心很重要。其次,要培养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应用于生活,要让小老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再次,要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小老师不仅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帮助大家一起学习,不是对一个组负责,而是对所有的组进行负责,所以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再次要培养观察、随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先学后教的模式,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存在很多不会或有疑问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小老师要有观察问题和答疑的能力。最后要培养他的反馈能力,小老师在帮助大家一起学习时,要随时总结,最后结束时要总给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在听取学生的展示时,有个抓手,要去讲什么。
本次的学习让我见识到了学生能力的强大,学习方式的转变,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机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更愿意去学习,让自己变成学习的主人。今后我会在我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去提出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
以上是我对本次学习的一点见解,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