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好友转发人民日报发布的图片,细数一下,句句切中实际,扎心的效果引发的是自我的反省。
拖延症:想想生活中有多少好的主意、好的创意就是因为拖延症而“无疾而终”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如果”,既然知道拖延不好,为什么不试试提前完成任务的滋味呢?
破罐子破摔:我只在一件事情上破罐子破摔-做家务,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但是这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今天就改变,相信当下的力量。
惧怕改变: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舒适区呆的太久了,惧怕改变带来的可能的失败的后果,但是,如不改变结果就是江河日下,那为何不改变试试呢?兴许,结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难堪。
陷入穷忙:时间是对每个人都公平的,人在职场起点近似,为什么结果却大大不同?在我看来是每个人把时间投资的方向不同,多投资到对组织有价值的工作中去、不断给予挑战自己的机会,事情发展的路径应该会大不同。
自我设限:当别人邀我干个什么我以前没干过的事情的时候,我通常会想这件事情我没做过,我不行,也就不想去尝试,但是图中的话说得太对了,每一句“我不行”,都是“自我谋杀” ,自己什么都害怕的结果就是最终什么都得不到,我应该去学着勇敢,去学着每天做一些让自己不怎么舒服的事情—磨砺自己、推动自己。
逃避现实:问题一旦发生,我内心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逃避—这没有发生、这与我无关。但是,逃避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只有勇敢面对、端正态度,才能够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犹豫、纠结害死我:人生就是由一个个不断的选择构成的,但是,十字路口,纠结、犹豫通常是我会犯的错,犹豫、纠结的结果就是耗尽内心的力量,最终安于现状,错过了改变自己的机会。
“差不多”的结果是“差很多”:“差不多”是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如果每天都工作都得过且过、不积极认真面对,那结果肯定与“追求完美、高标准、严要求”的人差很多。
“三分钟热度”成不了专家:我记得在大学里听过一位师兄回校跟我们做分享,他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他们地级市最年轻的局级干部,凭的什么?凭的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十年如一日的对专业的钻研。
几张文字图片真心的是“字字命中”,我唯有对照自己,多进行反省,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下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