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变形记》太有名了。无须废话介绍,重读为敬。
1、作者是如何处理故事的空间的?这座房子有几间屋子?书中人物分别住在哪间房子里?后面,随着情节发展,每个人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你从这样的细节描写和安排中学到了什么?
《变形记》发生的空间主要是在格雷戈尔一家居住的公寓里,其中有三个房间,位于二层,通过格雷戈尔门口正对的楼梯与一层的客厅相连,客厅里有一个厨房,应该还有一个卫生间,相当于现在的三室一厅一卫。二层的三个房间并排,格雷戈尔住在中间,父母和妹妹分别住在他左边和右边的房间,他们的房间均与格雷戈尔的房间有门相通,这表明父母和妹妹可以随时侵入格雷戈尔的房间。
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格雷戈尔变成甲虫失去劳动能力以后,家中发生财务危机,妹妹所住的房间后来租了出去,妹妹搬到了客厅居住,父母和格雷戈尔还住在原先的房间,但格雷戈尔的房间逐渐退化成一个肮脏杂乱的储藏室兼囚室。这种变化象征着变形后的格雷戈尔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成为一家人羞于启齿的一种尴尬的存在。一家之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性原本如此势利,即使有血缘关系也无济于事,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卡夫卡那个时代。
格雷戈尔死后,他的父母和妹妹如释重负,一起请假休息,走出那座房子,进入一个公交电车,仍然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他们谈论的是将来要换一个小一点的房子,还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读至此处,让人不禁产生了窒息的感觉。
2、作者是如何处理主人公格雷戈尔的食物问题的?作者如何通过对食谱的安排来表现人的意识与虫的器官、肠胃之间的冲突,又如何借食谱的前后差异来表现人物关系的变化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格雷戈尔刚刚变成甲虫后的当天晚上,不知是谁(可能是妹妹)给他送来了甜牛奶,他发现平时最爱的甜牛奶无法下咽,结果一点也没吃。后来妹妹又给他送来了多种食物:有新鲜的,也有不新鲜的。可能当时妹妹还没受到即将到来的生计上的重大影响,内心还抱有格雷戈尔恢复原状的幻想,她对格雷戈尔还当人对待,愿意为他提供多种供人食用的食物,让他像选自助餐一样随意选择。但是,变形后的格雷戈尔虽然心理上还是人,但生理上已完全成为了甲虫,他有着与人类相反的胃口,厌恶新鲜气味,喜食腐败食物,他的食谱让家人不可避免地认可了他变成甲虫的事实,后来对他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格雷戈尔的变形,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里的一个一直在工作的家庭成员突遭重大打击,比如失业、重病、意外事故,随着劳动能力的丧失,他逐渐失去了家人对他的尊重,甚至最终遭到了家人一致的厌恶、仇视和排挤。在小说里这种以单方付出为基础的寄生关系的普通家庭,默默付出的一方其实从未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真正的关爱,他只是自私的其他各方早已习惯了的提款机。写到这里,真是感到悲哀透顶:格雷戈尔变形之前的奔波劳碌,到底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3、小说如何写妹妹和母亲的第一次进房间?不同的描写展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哪个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母亲】母亲——虽然全权代理在场,她还披头散发——先是双手合起看着父亲,接着朝着格雷戈尔走了两步就昏倒在地,她的裙子摊开在她四周,脸垂到胸前完全看不见了。
(苏醒后)……原先看起来一动不动的母亲,突然一下子跳了起来,伸开手臂,张开手指,喊了起来:“救命啊,天啊,救命啊!”她低下头,好像想把格雷戈尔看得更仔细些,但却又事与愿违不知不觉地后退,忘了她后面有张摆满杯盘的桌子,到了桌旁,又恍恍惚惚地慌忙坐下去,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大咖啡壶已打翻,咖啡正在她身后汩汩地流到地毯上。
分析:母亲性格胆小懦弱,从她后来阻止父亲扔苹果毒打格雷戈尔的行为来看,她是这个家里最后一个还对格雷戈尔留有一丝亲情的人。但是,她动不动就被格雷戈尔吓得昏倒,这种软弱到无用的性格决定了她做不了其他人的主,只能服从其他人的意见,根本保护不了格雷戈尔。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的重担压在身上,她也逐渐麻木,对格雷戈尔实施鸵鸟政策,假装视而不见。母亲这种回避的态度,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跟父亲那种正面冲突的态度,本质上没什么两样。
【妹妹】几乎穿戴整齐的妹妹从前厅那儿打开了她的房门,紧张地朝房里看。她没有立刻看到他,但当她发现他在长沙发底下时——天啊,他总得待在哪儿吧,他又不能飞走——吓了一大跳,就不由自主地将门从外头砰地关上,但是,仿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她立刻又把门打开,踮着脚走进来,好像探望的是重病人,甚或是陌生人似的。
分析:妹妹平时习惯了格雷戈尔的宠爱,她从未觉得格雷戈尔同样也需要别人的关爱。她恃宠而骄,总想对格雷戈尔发号施令,表面却要装出得体的样子。和父亲一样,把变形后的格雷戈尔视为一个陌生的、麻烦的、无用的东西。她主张搬走格雷戈尔房间的家具,日渐对格雷戈尔不管不问,任凭他的房间成为一个肮脏的储藏室。她后来以打扫房间的权利归她为由,强烈反对母亲打扫格雷戈尔的房间,还为此情绪崩溃地跟母亲大闹一场,逼迫母亲向她做出承诺。这体现了妹妹身上有一种试图控制他人的欲望,她希望父母在对待格雷戈尔的态度上与她保持一致,把大家不得不扛起谋生重担的责任全部归罪于格雷戈尔。在这种可怕的集体受害的逻辑思维支配下,他们以后对格雷戈尔无论做出什么过分的举动都不会觉得内疚。
4、格雷戈尔第一次坦然地走入客厅是在什么时候?这个情节如何引发了后面的系列冲突?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是在格雷戈尔变形后的几个月之后,此时,家中一个房间已经租出,父母和妹妹各自有了谋生的职业,应该算是家庭经历变故后进入了趋于平静的时期。果真是地球离了谁都能转,没有了格雷戈尔,父母和妹妹都没有饿死,各自活得也不算差,尽管再也回不到当初有人负重前行时的衣食无忧。他们习惯了此时的生活,几乎忘了格雷戈尔的存在。格雷戈尔此时出现,等于打破了他们生活的暂时平静,他们无视格雷戈尔先前辛苦养家的不易,只把生活水平的下降都归罪于格雷戈尔,从而引发了整个故事最大的冲突,进入了高潮。在此之后的当天夜里,格雷戈尔绝望伤心而死,整个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在矛盾逐渐累积至高潮爆发后,让最亲近的人在心上狠扎一刀,以悲剧结尾,把人性中的自私和冷漠刻画得入骨三分,这种写法令人动容,我看到此处时忍不住落泪了。格雷戈尔,虽然外形上已不是原来的他,但他爱家人的心从未改变。他看到并听到家人为房租而忍受房客的无理要求,他同情妹妹为取悦房客拉小提琴却反遭房客鄙视,他以甲虫之身出现在客厅,是想表示自己对妹妹真心的支持和理解,没想到他曾经最宠爱的妹妹却对他表示了最恶劣的敌视,反诬他想侵占整个公寓,这才是人心的最扭曲的变形。至此,格雷戈尔内心残存的最后一抹温情消失殆尽,除了死,他别无选择。
5、读到故事的哪一部分/段落时,你感觉到自己情绪上有变化?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触动,这篇小说在哪里“扎”到了你?
由于母亲被格雷戈尔吓得昏倒,父亲做出了过激的反应,他用苹果猛砸格雷戈尔,一只苹果嵌入了格雷戈尔的身体,到死都没取出。——看到这里,我感到心里堵得慌。
格雷戈尔父亲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实施家暴的行为,像极了我曾经看过的卡夫卡《致父亲的信》中提到的卡夫卡自己的暴君父亲。卡夫卡的父亲行伍出身,视卡夫卡为草芥,对幼年的卡夫卡实施体罚和精神虐待,嘲笑成年的卡夫卡的朋友是甲虫(不知《变形记》里的甲虫是不是来源于此),只因为对方是卡夫卡的朋友而不是别人的朋友。
我觉得这里的写法揉入了卡夫卡自己的真实情绪。“从他新生活的第一天起,父亲就认为只有以最严厉的方法对待他是合适的”,在此之前,格雷戈尔变形的第一天,走出房门又返回卡在房门上时,是父亲一脚把他踹回了房间,并且让他受了伤。而此处描写格雷戈尔的父亲对格雷戈尔用苹果围攻堵截时,他那些疯狂的动作简直就是在打一场置人于死地的歼灭战,其中哪里还有丁点儿父子之情。
亲人之间,活到这种地步,无疑成了可怕的灾难,倒不如尽快一别两宽,无论是死是活。要不然,就乞求老天保佑各自平安,千万不要通过发生意外来考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