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愿卒闻之。”
黄帝曰:夫子所谓制之气有所从者,不知其故,愿卒闻之。
“岐伯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焠,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疮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
岐伯对曰:如寅申之岁,少阳相火司天,火气下临,克彼肺金,故肺气畏而上从,是金运得起而用事也。
金胜则克木,草木有不为之灾眚者乎?兼之火见燔焫,革金且耗金受火克,大暑为之行,而民病肺矣。其时之证,多主为咳为嚏,为鼽为衄为鼻窒,为疮疡为寒热胕肿等患。
且少阳司天则厥阴风木在泉,故大风行于地上,尘沙为之飞扬,民感之者,多主心与胃脘作痛,心逆而膈塞不通,木胜克土,可于民病见之矣。况风之为象,甚迅,宜其病之来也多主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