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读456

《论语》微子篇第十八04

【原文】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大意】齐国送了很多歌姬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就离职走了。

【一点启示】齐国这个离间计直接促使了圣人晚年十四载颠沛流离、累累如丧家狗式周游列国的生活。可这时是什么状况呢?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要将才有将才,要帅才有帅才,要外交家有外交家,要理财的有理财的,一大批优秀人才聚集在孔子周围,所以,孔子如果叛鲁必然引起天下人的恐惧。

但是,圣人就是圣人,为心中的道,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文化传承,大司寇、代理国相,摄行国事,说不要就不要了,毅然决然去国离邦,走上一条更为艰辛却又孜孜探索之路。

【浅谈】

1、孔子鲁国摄政,天下诸侯惧。想各种办法,用各种手段迫孔子下台。最后还是老办法,英雄难过美人关,定公、桓子三日不朝,胙肉不至,孔子只好去之。

2、士人,即今天的读书人,进退之间大有分寸,“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志在君国”,一直是最高追求。西方教育是为自己的职业所想,而中国人一直是小则为家族,光宗耀祖;大则为天下,精忠报国。这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千百年不会变。

3、齐景公、鲁定公,齐鲁,难兄难弟矣。景公是倦怠懒政,对孔子认同孔子却不用;定公,用之又被美色所迷惑而不能善终。季恒子晚年也后悔莫及,慢待了孔子,失去重振家国的机会,无可奈何、又无可挽回的历史。

4、孔子此时是内外交困,外有齐国归女乐,干扰自己振兴鲁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实行;内部季恒子与孔子分歧越来越多,借此表达不满。孔子是提高鲁公君主的地位,打压世家。

5、孔子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至圣先师,不是他的学问有多渊博,知识有多高深,而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抛弃,不放弃,九死而无悔的精神。在乱世,拥有三千弟子,却靠一己之力推动君主接受王道,礼崩乐坏而不退缩,想尽办法找出路。

6、用今天的话来讲,他是一名时代的“逆行者”。孔子的身上,闪耀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这构成了孔子的一种个性,也最终成就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更是中国的脊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齐国曾送歌女给鲁国,季桓子非常乐意接受,进而三天没有上朝,孔子看到这情...
    需要学习的无知青年阅读 1,690评论 0 0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31评论 1 16
  •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05 【原文】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
    红日旭东67阅读 3,437评论 2 7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963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