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荐的一本书,叫做《饥饿的女儿》,这本书是重庆女作家虹影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是读大学的时候读的,距今已有十多年了,让人难忘的书总是能够穿过时间的河流,想与你再次相遇。因为这本书看的时候落泪了,另外以一本让我落泪的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罪与罚》的作者陀思罢耶夫斯基,身处的19世纪末。“欧洲的没落”的到来是一场可怕的灭顶之灾,它或者是充斥着杀戳和暴力的革命,或者是犯罪、堕落、偷盗和一切罪恶的渊源。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身处这样的苦难面前,面对道德与良心的冲突,行善与作恶的交锋,在痛苦的挣扎中演绎一段心灵挣扎与忏悔的历史。这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它总是呈现生活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
《饥饿的女儿》也是一部以重庆为背景的自传体小说。在虹影笔下,它和文艺作品中的“大上海”颇有几分相似:江上的轮船汽笛,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算计,空气里潮湿的雾气,深深藏在心底的大爱大恨,表面无动于衷的亲情,贫民区弥漫着腐败的恶臭,长江里沉浮漂流的死尸。一个类似于上海棚户区的贫民区,充斥着流言和谩骂,藏污纳垢的是非之地。阁楼里毫无隐私的拥挤的生活,母女间紧绷的关系和血缘间的亲情,手足之间的亲近和因为饥饿而产生的怨恨。主人公有着平常女孩成长期的种种苦恼,也有着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超常敏锐的爱恨。她觉得,有人注视和观看着她,而她也注视和观看着自己。那种看不见的观察与交流,在小小的心灵内流进流出。出于困惑和绝望,她开始挑战生活。
十八岁生日这天解开身世之谜,其他所有的秘密在时代的暗潮裹挟中一一揭开,吞噬江岸的一切,也撕开这个平凡家庭掩盖的长年累月的隐痛。主人公最终离家出走,奔走他乡。
我喜欢这本书,首先是她的真实。虹影站在一个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展现一个时代,从物质到精神的双重饥饿,她从历史宏大叙事中,找到自己的书写角度,从家族女性历史潜伏的暗流中,追寻妈妈、自己、姐妹以及女儿的命运轨迹。将自己一个私生女的心灵成长史剥开,放上了祭台,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其次,她是重庆的作者,作品中很多地方都有着川江文化的痕迹,吊脚楼、袍哥人家、重庆很多地名、人名,发展历程,都在这本书里呈现,作为重庆长大的人,自然衍生了几分亲切感。
其三,作者虹影的性格也是典型的重庆女孩,书中充满了女性的叛逆与成长面对的冲突和矛盾,她从青春期、为人妻,为人子,为人母的历程中走来,从激烈冲突到和解的过程,是值得很多女性一起去分享和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