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六篇之《六元正纪大论》5

第六节:厥阴之政    巳亥之纪

一、木运不及之年“少角”丁巳、丁亥

【原文】

厥阴之政(1)奈何?

歧伯曰:巳亥之纪也(2)。厥阴  少角  少阳(3)  清热胜复同(4),同正角(5)。丁巳天符,丁亥天符(6)其运风清执(7)

少角初正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终(8)

【讲解】

(1)厥阴之政

“厥阴之政”,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

(2)已亥之纪

“巳亥”,是指各个年度上的年支。“巳亥之纪”,是承上句“厥阴之政”而言。

意即凡是年支上逢巳逢亥的年份,都是厥阴风木司天之年。甲子一周六十年中,年支上逢巳逢亥属于厥阴风木司天之年者有丁巳、丁亥、癸巳、癸亥、已巳、己亥、乙巳、乙亥、辛巳、辛亥等十年。

(3)厥阴,少角,少阳

厥阴”,指厥阴风木司天。少角”,指木运不及之年。此处指丁巳、丁亥年。少阳”,指少阳相火在泉。

(4)清热胜复同

指春天不温,夏天偏热的气候反常变化。详见前解。

(5)同正角

“正角”,即木运平气之年。“同正角”,意即木运不及之年,如果遇上司天之气属木,由于“运不及而得助”的原因,则可以构成平气。丁巳、丁亥年,年干是丁,丁壬化木,丁为阴干,所以属于木运不及之年。丁巳、丁亥年的年支是巳是亥,巳亥厥阴风木司天,所以属于风木司天之年。木运不及而得到司天风木之气相助,所以丁巳、丁亥年也可以是平气之年,因此原文谓:“同正角”。

(6)丁巳天符,丁玄天符

岁运与司天之气在五行属性上相同就是天符之年。丁巳、丁亥年岁运是木,司天之气也是木。岁运与司天之气相同,所以丁已、丁亥年是天符之年。因此原文谓:“丁巳天符,丁亥天符”。

(7)其运风清热

指丁巳、丁亥年气候特点是春天里应温不温,夏天里比较炎热。详见前解。

(8)少角初正  太徵  少宫  大商 少羽终

此表说明丁巳、丁亥年的客运初运是少角,二运是太徽,三运是少宫,四运是太商,终运是少羽。“少角初正”说明主运初运是木运。“少羽终”说明主运终运是水

二、火运不及之年“少徵”癸巳、癸亥

【原文】

厥阴  少徵  少阳(1) 寒雨胜复同(2),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3),其运热寒雨(4)

少徴  太宫 少商 太羽终 太角初(5)

【讲解】

(1)厥阴,少徵,少阳

“厥阴”,指厥阴风木司天。“少徵”,指火运不及之年,此处指癸巳、癸亥年。“少阳”,指少阳祁火在泉。

(2)寒雨胜复同

指火运不及之年的气候特点是夏天里应热不热,冬天里应冷不冷。详见前解。

(3)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按照规定,岁运不及之年,其岁运与该年在泉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者为同岁会之年。癸巳、癸亥年的年干是癸,戊癸化火,癸为阴干,所以癸巳、癸亥年属于火运不及之年。癸巳、癸亥年年支是巳是亥,已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岁运是火,运不及,在泉之气是火,因此癸巳、癸亥年是同岁会之年,所以原文谓:“癸巳同岁会癸亥同岁会”。

(4)其运热寒雨

指癸巳、癸亥年夏天里应热不热,长夏季节偏湿偏热。详见前解。

(5)少徵,太宫,少商,太羽终,太角初

此表说明癸巳、癸亥年的客运初运是少征,二运是太宫,三运是少商,四运是太羽,终运是太角。“太角初”说明主运初运是木运。“太羽终”说明主运终运是水。

三、土运不及之年 “少官”己巳、已亥

【原文】

厥阴  少宫  少阳(1) 风清胜复同(2),同正角(3)。已巳 已亥其运雨风清(4)

少宫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太徵(5)

【讲解】

(1)厥阴,少宫,少阳

厥阴”,指厥阴风木司天。“少官”,指土运不及之年,此处指己巳、已亥年。“少阳”,指少阳相火在泉。

(2)风清胜复同

指己巳、已亥年的气候特点是长夏应湿不湿,降雨量少,风气偏胜。秋天里气候偏

凉。这是土运不及之年的气候特点。详见前解。

(3)同正角

“正角”,即木运平气之年。“同正角”,意即已巳、已亥年,土运不及,风乃大

行,加上又逢厥阴风木司天,因此这两年的长夏气候同木运平气之年的春季相似,风气偏胜,应湿不湿,降雨量少。这也就是《五常政大论》中所谓的:“卑监之纪,上角与正角同”。

(4)其运雨风清

指己巳、己亥年土运不及,风木乘之,因此其气候特点是长夏季节雨水不多,风气偏胜;秋天又相对清凉。详见前解。

(5)少宫,太商,少羽终,少角初,太徵

此表说明己巳、己亥年的客运初运是少官,二运是太商,三运是少羽,四运是少角终运是太徵。“少角初”说明主运初运是木。“少羽终”说明主运终运是水。

四、金运不及之年“少商”乙巳、乙亥

【原文】

厥阴  少商  少阳(1) 热寒胜复同(2),同正角(3)。乙巳、乙亥,其运凉热寒(4)

少商太羽鲦太角初少徵太宫(5)。

【讲解】

(1)厥阴,少商,少阳

“厥阴”,指厥阴风木司天。“少商”,指金运不及之年,此处是指乙巳、乙亥年。“少阳”,指少阳相火在泉。

(2)热寒胜复同

指金运不及之年的气候特点是秋天里应凉不凉,气候偏热,而冬天里又较一般年份偏冷。详见前解。

(3)同正角

“正角”,即木运平气之年。“同正角”,意即乙巳、乙亥年为金运不及之年。但乙已、乙亥年是风木司天。运不及,则气反侮运,因此运从气化,亦即这一年的岁运以气为主。所以金运不及之年在气候上与木运平气之年相似,亦即这一年的秋天应凉不凉,气候偏温,秋行春令,和正常的春天气候一样。这也就是《五常政大论》中所谓的“从革之纪,上角与正角同”。

(4)其运凉热寒

指乙巳、乙亥年金运不及,火来乘之,水又来复的自然现象。亦即乙巳、乙亥年的气候特点是秋天里应凉不凉,气候偏热。冬天里又比一般年份寒冷。

(5)少商,太羽终,太角初,少徽,太宫

此表说明乙巳、乙亥年的客运初运是少商,二运是太羽,三运是太角,四运是少徵,终运是太宫。“太角初”说明主运的初运是木。“太羽终”说明主运的终运是水。

五、水运不及之年“少羽”辛巳、辛亥

【原文】

厥阴  少羽  少阳(1) 雨风胜复同(2)。辛巳辛亥其运寒雨风(3)。

少羽终  少角初  大徵  少宫 太商(4)

【讲解】

(1)厥阴,少羽,少阳

“厥阴”,指厥阴风木司天。“少羽”,指水运不及之年,此处指辛巳、辛亥年。“少阳”,指少阳相火在泉。

(2)雨风胜复同

指水运不及之年,冬天里应冷不冷,气候偏湿,第二年春天风多雨少的气候特点。

详见前解。

(3)其运寒雨风

指辛巳、辛亥年水运不及,土来乘之,土气偏胜时,木气又必然来复。因此辛巳、辛亥年的气候特点是冬天不冷,雨水较多,第二年春天里风气偏胜,雨水减少。

(4) 少羽终  少角初  大徵  少宫 太商

此表说明辛巳、辛亥年的客运初运是少羽,二运是少角,三运是太徵,四运是少宫,终运是太商。“少角初”,说明主运是木。“少羽终”,说明主运终运是水。

六、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

【原文】

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1),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2),天气扰,地气正(8),风生高远,炎热从之(4),云趋雨府,湿化乃行(5),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6)。其政挠,其令速(7),其谷苍丹(8),间谷言太者(9),其耗文角品羽(10)。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蛰虫来见,流水不冰1),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行于中(12)。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13),民病寒于右之下(14)。二之气,寒不去(15),华雪水冰(16),杀气施化(17),箱乃降,名草上焦(18),寒雨数至,阳复化(19),民病热于中(20)。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21),民病泣出耳鸣掉眩(2)四之气,溽暑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23),民病黄瘅而为附肿(2)。五之气,燥湿更胜(25),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26)。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初见,流水不冰(27),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28),其病温厉(29)。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近气,无使邪胜(30)。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31),畏火之气,无妄犯之(32)。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

帝曰:善。

【讲解】

(1)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

“厥阴司天之政”,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气化运行后天”,指气候与季节不相

应,后天时而至,亦即至而不至。全句意即厥阴司天的十年中,由于其年干都是阴干,均屆于岁运不及之年,所以各年的气候变化与季节不能完全相应,较正常年份为晚,至而不至

(2)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

“正岁”,即正常年份。本篇后文云:“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这就是说,凡是岁运不是太过,也不是不及,气候与季节完全相应,应至而至的就叫正岁。“诸同正岁”,指各个平气之年。“气化运行同天”,“天”,即天时,也就是天之六气在一年中所属的时间,具体说就是指二十四节气。“同天”,即气候物候变化与天时一致。这也就是王冰注文中所谓的:“太过岁,运化气行先天时。不及岁化生成后天时。同正岁,化生成与天二十四气迟速同,无先后也。”全句意即各个正常年份其气候变化与季节完全相应。应该指出,运气学说中虽然有所谓“三气之纪”的提法,把各个年份区分成平气、不及、太过三类。但是由于在具体运算中,一般都是按年干的阴阳来计算,因此各个年份实际上只有太过和不及两类,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只有在运气相合时,其中属于“运太过而被抑”,或“运不及而得助”或“岁会”及“同岁会”之年,才是平气之年。平气之年也就是这里所谓的“正岁”。这也就是高士宗注文中所谓的:“六十岁中,六气司天,气化运行,非先天即后天,其中诸岁会之年则同正岁,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于天时,不先后也。”由于如此,所以甲子一周六十年中,不论是局于“气化运行先天”的太过之年,或者是属于“气化运行后天”的不及之年,它们之中也都有“正岁”。这也就是说在岁运太过或不及之年中,也都有气候与季节一致的正常年份。“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指六十年中的各个平气之年而言,所以张介宾谓:“诸同正岁者,其气正,其生长化收藏,皆与天气相合,故曰运行同天,……然六十年之气,亦莫不皆然。”在此处来说,则是指厥阴司天的十年中所属的平气之年而言。厥阴司天之年,一般说属于岁运不及之年,所谓“气化运行后天”,但是其中的丁已、丁亥“少角与正角同”,属于运不及而得助之年;癸巳、癸亥年,“不及而加”,属于同岁会之年。因此这些年份也可以构成平气之年而属于“正岁”不一定会出现气候与季节不相应,至而不至的情况。所以原文在谈到“凡此厥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之后,紧接着就提出了:“诸同正岁,气化运行同天”的问题。这条原文,王冰注解得很清楚。

《新校正》所提出的“详此注云同正岁与二十四气同,疑非,恐是大寒日交司气候同”无据,我们仍从王注及高注。

(3)天气扰,地气正

“天气”,指司天之气。“扰”,指扰动。高士宗注:“扰,风动也。”“地气”指在泉之气。“正”,高士宗注:“正,阳和也。”全句意即厥阴司天之年,少阳在泉厥阴主风,所以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少阳主火,所以下半年阳气偏胜,气候偏热

(4)风生高远,炎热从之

这是承上句言。意即厥阴司天,风气偏胜。司天之气对全年均有一定影响,所以原文谓“风生高远”。少阳在泉,火气偏胜,由于司天之气主要管上半年,在泉之气主要管下半年,所以在气候变化上先是出现风气偏胜,然后才出现火气偏胜,因此原文谓“炎热从之”。

(5)云趋雨府,湿化乃行

“云趋雨府”,即阴云密布。“湿化乃行”,即雨湿流行。为什么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之年会出现云雨情况?历代注家解释都不甚清楚。张介宾注:“上气得温,故云雨作,湿化行。”没有把问题说清楚。马莳注:“至于云趋雨府,湿化乃行,此风火合德,上之所应者,岁星与荧惑也。”只是在原文上加几个虚字,等于不注。高土宗注:“地气上升,乃为云雨,故云趋雨府,湿化乃行。”也没有把间题讲清楚。张隐庵注:“云趋雨府,湿化乃行者,从风火之胜制也。”张氏以“胜制”来解,这是对的,但比较简略。笔者原则上同意张隐庵注解,即认为由于胜制的原因,所以才出现“云趋雨府,湿化乃行”的云雨现象。这就是说厥阴司天之年,少阳在泉,全年气候变化以风热偏胜为特点。上半年风气偏胜,风可以胜湿,所以上半年雨水减少,应湿不湿。下半年火气偏胜,冬天里应寒不寒,水气不及,水不及则土来乘之,所以“云趋雨府,湿化乃行”,爾水偏多。因此原文在“风生高远,炎热从之”句后,紧接着就提出“云趋雨府,湿化乃行”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自然气候变化中的一种自调现象

(6)风火同德,上应岁星荧惑

“风火同德”,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这一年气候特点上半年风气偏胜,下半年火气偏胜。在风气和火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全年气候以风热为特点。“上应岁星荧惑”,“岁星”,即木星。荧惑,即火星。此句意即这一年的气候变化与天体上的木星和火星活动变化密切相关。

(7)其政挠,其令速

“挠”,音义皆同扰。“速”,指快速。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风主动,所以原文谓“其政挠”;火性速,所以原文谓“其令速”。张介宾注此云:“风政扰,火令速。”即属此义。

(8)其谷苍丹

“苍”,此指青色谷物。“丹”此指红色谷物。“其谷苍丹”,意即厥阴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有利于青色谷物的生长;下半年火气偏胜,气候偏热,有利于红色谷物的生长。因此这一年苍谷和丹谷生长较好而成为该年的岁谷

(9)间谷言太者

“间谷”,即感间气所生的谷物。“言太”,即前文所谓的“命太”。根据王冰注文,亦即太过之年的间气所化生之谷物。全句意即厥阴司天之年的十年均属岁运不及之年,因此这十年中从饮食与治疗的关系方面来说,只能考虑岁谷,亦即“其谷苍丹”的问题。至于间谷,由于“间谷命太”的原因,厥阴风木司天的十年无太过之年,因此不存在“间谷命太”的问题。关于“间谷命太”的问题,我们在阳明之政的讲解中,已经作过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讨论,请参看前章有关讲解。

(10)其耗文角品羽

“耗”,指耗损或消耗。“文角”,即毛虫。“品”,有标准之义,此处作胎孕生长正常良好解。“羽”,指羽虫。“其耗文角品羽”,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下半年火气偏胜,气候偏热。《五常政大论》中述:“同者盛之,异者衰之” 。“厥阴司天,毛虫静,羽虫育,介虫不成。”“少阳在泉,羽虫育,介虫耗,毛虫不育。”根据这一规律,属于木类的毛虫,由于其胎孕生长以气候温和的气候条件为好,而少阳在泉,气候过热,所以“毛虫不育”,本篇谓“其耗文角”。与其相反,属于火类的羽虫,由于其胎孕生长以炎热气候为好,所以少阳在泉,羽虫育”,本篇谓“品羽”。

(1])风燥火热,胜复更作,蛰虫来见,流水不冰

风燥火热”,“风”,指风气偏胜。“燥”,指燥气、凉气来复。“火热”,指

燥气、凉气偏胜时,火热之气又对燥凉之气来复。用五行概念来说,风属木,燥属金,热属火。“风燥火热”,即木气偏胜时,金来克木;金气偏胜时,火又克金。这就是原文所谓的:“风燥火热,胜复更作。”张介宾注云:“风甚则燥胜,燥胜则热复,故胜复更作如是。”亦即此义。至于“蛰虫来见,流水不冰”,则是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冬天里气候偏热,应寒不寒,应藏不藏的自然景象而言。

(12)热病行于下,风病行于上,风燥胜复形于中

“热病”,即火气偏胜的疾病。“下”,指下半年。“风病”,即风气偏胜的疾病。“上”,指上半年。“风燥胜复”,指风气偏胜时,燥凉之气来复;就人体疾病来说,也就是肝气偏胜时,肺气来复。“中”,指上半年和下半年之间。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所以人体疾病上半年也以风病较多。这就是原文所谓的“风病行于上”。下半年火气偏胜,气候炎热,所以人体疾病下半年也以热病较多。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热病行于下”。上半年风气偏胜,由于胜复原因,燥气来复,因此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之间,有时也会出现暴凉的气候变化,表现在人体疾病方面,在肝气偏胜的同时,有时也可以出现肺气偏胜的病理变化。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风燥胜复形于中”。

(13)初之气寒始肃,杀气方至


以上是叙述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在气候及物候变化上的大体情况,以下所述的则是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六步主时每一步气候及物候变化的具体情况。兹将厥阴风木司天之年的司天在泉四间气图示如下:

“初之气”,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加临的初之气为阳明燥金。“寒始肃,杀气方至”,“寒”,指寒冷:“肃”,指清肃;“杀”,指肃杀。此处是指春天里气候偏凉,应生不生,反而出现清凉如秋的肃杀气象。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初之气为阳明燥金用事。阳明主凉,所以初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该年大寒以后至春分以前,大约在农历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这段时间中,气候偏凉,春行秋令,自然界一片清凉肃杀,亳无生意。

(14)民病寒于右之下

“病寒”,即患寒病。“右之下”三字,不太好理解,注家解释也不一致。一种解释是:“右”,主西方,西方在五行上属于金,金主杀,故前文言“寒始肃,杀气方至”,此处言“民病寒于右之下”。这种解释以张介宾、马莳为代表。张注云:“金位西方,金王则伤肝,故寒于右之下。”马莳云:“初之主气本厥阴风木也,而阳明燥金客气加之,则客气始肃,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金主西方也。”另一种解释是:认为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初之气客气是阳明燥金。阳明燥金在在泉之气少阳相火之右,因此谓“民病寒于右之下”。这一种解释以张隐庵、高士宗为代表。张隐庵注:“初之气,乃阳明燥金司令,故寒始肃而杀气方至,民病寒于右之下,谓阳明之间气在在泉少阳之右也。”高士宗注:“初之客气阳明燥金,故寒始肃而杀气方至,肃杀之气近于寒,故民病寒于右之下,盖初之客气,从地气而右迁,阳明居少阳之下,故曰右之下。”上述两种解释,笔者基本上同意后者,但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把问题说清楚。窃以为,这里所说的“右”,是指司天右间。厥阴司天之年,司天的右间是太阳。厥阴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在泉的左间是阳明。这也就是五运行大论中所述:“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所谓面北而命其位“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因此这里所说的“右之下”,应该是指司天右间太阳之下。太阳之下是在泉左间阳明,在泉左间也是初之气所在处。因此“右下之”,质言之,也就是指初之气。“民病寒于右之下”,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初之气所属这一段时间中,由于气候偏凉,所以人体容易感受寒邪而发生寒症。张隐庵、高士宗对此句以初之气,阳明清金用事来理解完全是对的,但他们把阳明解释成少阳之右则不对了,因为按照《内经》对司天在泉四间气在方向上的定位方法,厥阴司天之年,初之气阳明燥金不是在少阳之右而是在少阳之左。我们前面所引《五运行大论》原文,即其明证。在此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与读者共商。

(15)二之气,寒不去

“二之气”,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加临的二之气为太阳寒水。“寒不去”,

指二之气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春分以后至小满以前,大约在农历二月下旬至四月上句这一段时间中,虽然从主气来说是少阴君火主事,气候应该逐渐转热,但是由于客气是太阳寒水,因此气候仍然偏寒,所以原文谓:“二之气,寒不去。”

(16)华雪水冰

“华”,音义均可同“花”。“华雪”,即雪花。“水冰”,即水冻成冰。高土宗注:“华,花同。二之客气太阳寒水,故寒不去,犹有华雪水冰,华雪,雪华也。”此句意即厥阴风木之年,二之气,太阳寒水用事,春行冬令,气候仍然十分寒冷。

(17)杀气施化

“杀气”,指肃杀之气,此处指生物由于气候严寒,应长不长。“施”,有实施、

施加、给予之义。“杀气施化”,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二之气太阳寒水主事,气候寒冷,寒凝肃杀之气影响了自然界正常的生化现象,生物应生不生,应长不长,春行冬令,气候严重反常。

(18)霜乃降,名草上焦

“霜乃降”,指气候寒凉,天降冷霜。“名草上焦”,指植物枯娄,应生不生,应长不长。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二之气是太阳用事,气候寒冷,植物不生不长,反而枯焦似秋冬。

(19)寒雨数至,阳复化

“寒雨数至”,指寒冷之气不断来袭。“阳复化”,指由于胜复以及主气的影响,

水气偏胜气候寒凉时,火被水乘之,土来复之。因此在经常出现寒潮的同时,气候也可以夹杂出现炎热的变化。这也就是说,二之气,主气是少阴君火,本来气候应该逐渐转热,但由于客气是太阳寒水,所以气候反偏于寒凉。由于胜复原因以及主气少阴君火的影响,所以这一段时间中有时也会出现热象。张介宾注此云t“太阳用事,故其气候如此。然以寒水之客,加以君火之主,其气必应,故阳复化。”张隐庵注此云:“二之间气,乃太阳寒水,是以寒不去而霜乃降。二之主气乃少阴君火,而寒水加临于上,是以名草上焦而阳复化于下也”均属此义。

(20)民病热于中

“热”,即定性属于火热的病症。“中”,有在内之义。“民病热于中”,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二之气这一段时间中,主气是少阴君火,气候应热,客气是太阳寒水气候应寒,人体亦应之。因此,容易出现表寒里热或热郁于里的里热病症。

(21)三之气,天政布,风乃时举

“三之气”,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的三之气为厥阴风木。“天政布”,即司天之气布于四方。“风乃时举”,即由于厥阴主风,所以这一年风气偏胜。其中又以上半年,特别是在三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小满至大暑以前,大约在农历四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这一段时间中,风气尤为偏胜,气候也转为温热。

(22)民病泣出,耳鸣,掉眩

“泣出”,即流泪。“耳鸣”,即耳作轰鸣或蝉鸣。“掉”,即肢体抽摘。“眩”即眩晕。“眩”,同旋;“晕”,同运。“眩晕”,亦作旋运,即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如坐舟车。这些病症,从定位来说都可以定位在肝。从定性来说都可以定性为风。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风气偏胜,特别是三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风气尤甚。因此人体也容易外感风邪,或由于气候原因肝气偏胜而在临床上发生上述病症。

(23)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

“四之气”,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加临的四之气为少阴君火。“溽”,指湿润之气。“暑”,指火热之气。“薄”,同搏,相搏,指互相作用。“左之上”,指司天左间。司天左间方位在左,位置在上,故曰左之上。按照司天在泉四间气的位置与六步顺序之间的关系来看,初之气在在泉左间,二之气在司天右间,三之气正在司天位置上,四之气在司天左间,五之气在在泉右间,终之气正在在泉位置上。因此,司天左间,即四之气。“四之气,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四之气,主气是太阴湿土,气候偏湿,客气是少阴君火,气候偏热。所以在这一年的四之气的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该年大暑至秋分以前,大约在农历六月下旬至八月上旬这一段时间中,气候偏湿偏热,暑湿交争。张介宾注云:“四气为天之左间,故湿热争于左之上。”即属此义。

(24)民病黄癉而为腑肿

“黄瘅”,即黄疸。“腑肿”,即肤肿。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之下出现皮肤黄染或浮肿,一般均属湿热。“民病黄瘅而为肿”,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四之气,湿热交争,所以人体也容易外感湿热之邪或在气候影响之下出现湿热变化而在临床上发生黄瘅或浮肿等病症。

(25)五之气,燥湿更胜

“五之气”,指脈阴风木司天之年,其客气加临的五之气为太阴湿土。“燥湿更胜”,“燥”,指气候凉而干燥。“湿”,指气候热而潮湿。“更胜”,指交替偏胜全句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五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本年的秋分以后至小雪以前,大约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这一段时间中,由于主气是阳明燥金,在正常情况下气候应该转凉转燥,但是客气是太阴湿土,气候又偏热,偏湿。在主气和客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所以这一段时间中可以出现“燥湿更胜”,亦即凉燥与湿热现象交替出现,气候变化反常。

(26)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

这是承上句而言,是对客气偏胜时自然景象的描述。“沉阴乃布”,指天空低沉,阴云密布。“寒气及体”,指气候转凉。“风雨乃行”,指雨水偏多。这也就是张介宾注文中所谓的:“客以湿土,主以燥金,燥湿更胜,其侯如此。”

(27)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

“终之气”,指厥阴司天之年,其客气加临的终之气为少阳相火。“畏火”,即少阳相火。“畏火司令”,即少阳相火在泉。“阳乃大化”,指由于少阳主火,所以厥阴司天之年的下半年,尤其是在终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亦即在该年的小雪以后至大寒以前,大约在农历十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这一段时间中,阳气偏盛,气候偏热。“蛰虫出见,流水不冰”,这是对气侯偏热,冬行夏令的描述。意即冬天里气候偏热,应冷不冷,因而一些小的动物应藏不藏,河水应冰不冰。

(28)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

“地气”指在泉之气,此处也指土地生发之气。“地气大发,草乃生”,指厥阴司天之年,由于少阳相火在泉,冬季里应寒不寒,应藏不藏,冬行春令,植物如同在春天一样萌芽生长。这属于气候、物候严重的反常变化。“人乃舒”,“舒”,此处不能作舒适或健康解,应作升发之气偏胜或阳气偏胜来理解。意即由于少阳在泉,冬行春令,人体亦与之相应而出现阳气偏胜的现象,属于反常。

(29)其病温疠

“温”,即温病。“疠”,即疫疠,指急性热性传染病,亦即温病流行一方者。“其病温疠”,是承上句而言,意即由于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气候偏热,冬行春令,应藏不藏,所以在当年终之气所属的这一段时间中以及第二年春天均皆容易发生温病。为什么冬令不冷,第二年春天就会发生温病?这是因为人与天地相应,冬天不冷,人体精气也就应藏不藏,精气因而损耗不足,抗邪卫外的能力也就自然减退,因而在冬季或第二年春季温病流行的季节中容易发生温病,甚至引起流行。这也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谓的:“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吴鞠通注此云:“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厥阴司天之年,少阳在泉,冬行春令,阳不潜藏,容易发生温病,因此原文谓“其病温疠”。

(30)必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

此指厥阴风木司天之年,在治疗上一方面要处理其偏胜之气;另一方面又要对全身正气及其可能受害的器官进行先期支持。关于“资其化源”,王冰注:“化源,四月也。迎而取之。”后世看法不尽一致。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在少阳之政一段中作过较详细的讲解和讨论,此不赘述。

(31)岁宜以辛调上,以咸润下

“岁”,指厥阴司天之年。“辛”,即味辛性温的药物或食物。“上”,指上半年。“岁宜以辛调上”,意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上半年风气偏胜,“风”与人体的“肝”密切相关,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提出的“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的治疗原则,所以应当适当选用味辛性温的药物或食物来对人体的肝进行调理。“威”,指味咸性寒的药物或食物。“下”,指下半年。“以咸调下”,意即厥阴司天之年,少阳相火在泉,下半年气候偏热,“火”与人体的“心”密切相关。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所提出的“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的治疗原则,所以应当选用味咸性寒的药物或食物来对人体的心进行调理。

(32)畏火之气,无妄犯之

“畏火之气”,即在泉少阳相火之气。“无妄犯之”,即不能乱用清火的治疗方法。为什么少阳火气在治疗上要慎用清火之法?注家所释不能令人满意。此句王冰未注。《新校正》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未加注释。张介宾则认为是相火虚实难辨,因此在治疗上应当谨慎。他说:“相火虚实,尤多难辨,故曰:畏火之气,无妄犯之。”马莳、张隐庵则更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马莳说:“司天为水,以辛调之,在泉为火,以咸调之,盖畏火之气无妄犯之也。”这里的“司天为水”,不可理解,可能是“司天为木”之刻误。对“畏火之气无妄犯之”则根本未作任何解释。张隐庵云:“辛从金化,以调风木之胜,咸从水化,以调火热之淫,厥阴不从标本从中见少阳之火化,是岁之中皆火司令,故当畏火之气,无妄犯之。”对为什么“畏火无安犯之”也等于没有解释。高士宗则从“用温远温,用热远热”角度出发,认为是:“木气在上,宜以金味之辛调其上,火气在下,宜以水味之咸调其下,其少阳相火之气无妄犯之,不可以犯以火味也。”这一解释也是十分牵强的。窃以为,“畏火之气,无妄犯之”的原因,是因为“畏火之气”,此处是指“终之气”。前已述及,“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流水不冰”,由于气候偏热,因而人体阳气也就出现偏胜。应藏不藏,阳盛灼阴,阴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人体阴阳能够平衡,对于偏胜的阳气,应该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不能因为清火而使阴精更伤,进一步导致阴枯液涸。因此在选方用药上必须用甘寒成寒而不能乱用苦寒,并注意到中病则止。这也就是为什么原文在“岁宜以辛调上,以咸调下”之后,紧接着就提出来“畏火之气,无妄犯之”的原因。所谓“无妄犯”者,无妄用苦寒,无多用久用也。此句应从“以咸调下”这四个字的精神上来加以理解。

【述评】

这一节,比较全面地概述了六气司天的六十年中各个年份的气候及物候变化的具体情况,人体在各个年份中的疾病表现,以及在临床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和饮食调养上的特点。内容十分全面,也十分系统。从所述内容加以归纳,窃以为基本上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说明了中医学对于自然界气候和物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气候及物候变化的客观表现中总结出来的。其次,说明了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什么气候变化就相应发生什么性质的疾病,因而也就可以以气候变化来对疾病命名以及作病机分析。例如在寒冷气候变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病症就命名为寒病,症候性质也就可以定性为寒。在风气偏胜的气候变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病症就命名为风病,症候性质也就可以定性为风。反过来,病名病性既定之后,尽管疾病并不是由于气候变化原因而发生,但是只要具备了上述病症的临床特点,也可以作出同样的病名诊断及病机分析。这是古人通过对气候和疾病长期观察得出的经验总结。再次,说明了中医学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也是从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及适应性方面总结出来的。例如从自然气候变化来说,天气热了就需要采取清凉的措施来防暑天气冷了就需要采取保温的措施来防寒;天气潮湿了,就需要采取通风的措施来防潮等等。在治疗上古人也就根据饮食药物的特性,采取了“调之正味从逆”的方法,制定出“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并且还从自然气候变化中的各种复杂变化,例如胜复淫治郁发等等,体会出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复杂性,从而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上进一步提出“运气同异多少制之”“同者多之,异者少之”,“有假者反常”,“折其郁气,先取化源”等诊断治疗原则。这些都是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总的来说,本节所说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也十分系统,而且这些论述直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这是中医学中的整体恒动观在分析自然及指导医疗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加以学习、研究、继承和发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128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16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73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83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8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58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6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5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88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8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55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18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92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8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2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