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单位组织团日活动,参观游览白马洞、三游洞。
上午九时许,车抵达白马洞。白马洞位于长江西陵峡口,三游洞之东,为宜昌市新开发的旅游胜地,号称“夷陵第一洞”。洞内全长1900余米,蜿蜒曲行,钟乳密布,大自然千般奇巧在这里尽显风采。天气晴朗之日,洞内有白雾逸出,形如一匹洁白骏马,相传这便是唐僧西天取经时的座驾白龙马。唐僧西天取经功成名就,归返途径三峡,白龙马因贪恋三峡美景羁留于此。大凡景致秀丽之地皆伴随种种优美动听的传说 。
漫游洞中,如坠神仙迷宫。一个又一个奇丽景致,一篇接一篇神奇传说,人们在赞美大自然巧夺天工时,无不惊叹于人类超绝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给予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生命活力。这些景态特异的岩溶在地质上称为“卡斯特”地貌,形成于几千万年前的地质年代。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于是便有了石钟乳、石笋、石柱,也有了“程咬金一斧拦腰切断石柱”的神话。谁说科学与神话互不相容,这里是神仙的迷宫,也是科学的殿堂。不知不觉间已近出洞口,大伙游兴未尽,抬望眼,三游洞在亲亲招手,下牢溪在嘻嘻畅流,正是:白马洞三游洞洞外有洞,前山游后山游欲歇还休。
下午游览三游洞。三游洞自古为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前三游”“后三游”的美谈早已闻名遐迩。一千余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偕其弟及诗人元稹初游三游洞,被三游洞秀丽山水惊叹得“虽有敏口,不能名状”,赞美三游洞“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于是信笔题写了《三游洞序》。三游洞因此而得名,三游洞因此名满天下,亦便有随后慕名而至的三苏(苏洵、苏轼、苏澈)“后三游”了。
入洞门西折,沿石级蜿蜒而上。脚下,下牢溪水碧如空,平缓无绉,早已无诗人所描绘的“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的壮观景致。沿途碑刻遍布,古拙盎然。自唐宋而至清末民初,各路大家在此尽抒胸怀,各领风骚。有慕名而来者,有遭贬而踌躇满志者,历史在这里凝聚,历史在这里沉思。于是地以人灵,三游洞这块小小弹丸之地,便也如古董似的愈加珍贵了。
已而到达山顶西部望乡台,一亭阁巍然迎立,这便是“至喜亭”。“至喜亭”为三游洞之景胜,飞檐翘壁,凌虚欲飞,一如张飞猛将,傲然把守于峡江关口。登临至喜亭,凭高远眺,峡江风光尽收眼底。西望,大江奔腾而出西陵峡口,渐为平流;东眺,葛洲大坝横江而卧,如长城雄立,似巨龙腾飞。谁能想到,古时长江三峡不得治理,穷凶极恶,无数生灵葬身江底。每一个历经千险走出峡口的人,到了这里,便得以生还,以为这是神的保佑,于是“作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大险,至此而始平夷,以为行人之喜幸。”这便是“至喜亭”的由来。只有今天,人民治理长江,修起了大坝,每一个往来于三峡的人们,无需担心生死之忧,尽情欣赏三峡风光,这才是真正的“至喜”,是人民赋予“至喜亭”以新的历史意义。
由“至喜亭”下来,随后游览了“观峡洞”、“沿江长廊”、“张飞擂台”等景点,行草匆匆,无以为记,至此。
1987年10月16日记
2021年元月4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