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历史,并列举了上海一些知名且有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今天来讲一讲我对发展方向的思考。
如何确定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呢?
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回答,我们把镜头往后拉,用十年的视角去看待现在的产业,对趋势的判断似乎就没那么难了。
十年,想一想十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主流用户群变了
十年后的主流用户群从50/60/70后变为80/90/00后。
这一代人有什么特点呢?对空间又有怎样的需求呢?
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当我们问出好问题时,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新一代人对空间的期望是更有趣呢,还是更普通呢?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更有趣。那问题就变成了,怎么让空间变得更有趣?
怎么让空间变得更有趣呢?这个空间要新颖、多变、有创意。
那空间怎么才能新颖、多变、有创意呢?新颖就是与众不同,多变就是灵活多变,有创意就是有特色。当这个空间由租户们共创,它是在生长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生长出来的新的元素有租户的创意在里面,这样就比较有趣。
新一代人对空间的希望是更科技呢,还是更传统呢?
人的本性是懒的,因为我们懒的做饭,所以外卖才那么火。因为我们懒得洗衣服,所以洗衣机销量才那么好。因为我们懒得走路,所以各种交通工具才发展起来。
而未来的空间一定也是满足人懒的这种需求,就好像现在的无人零售货架,让你与想买的东西零距离,想买东西唾手可得。就像现在的地铁卡手机扫码,连一张卡我都不愿意带。
所以未来的空间肯定也会越来越科技化,人脸识别,3d建模等技术都会被应用到建筑里,所有的设计越来越符合人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技术会不断迭代,从而实现成本的指级性降低。)
举一个小的例子,我想以后的办公室不需要再带钥匙,直接手机控制或人脸识别就可以开门,其他的一些电子设备也是一样。
园区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
我们对租户进行用户画像,将所有能想到的标签贴上去,然后根据人物的设定,模拟他在使用空间时需要经历的场景,在各个场景中需要执行的动作,我们从他的视角来感受这些动作中,哪些还不是很方便?
ok,这些点就是未来需要提升的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租户办理入住装修手续,可否通过网络先熟悉,来一趟可以把所有事情办妥,节省时间和精力,极大的提高效率。租户每个月的水电煤,是不是可以直接从网上读取并缴纳?租户办理营业执照或退税政策,是否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执行?
总之,一切能帮人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的操作都是我认为的趋势。
暂时就想那么多,瞎想而已。
我是鹿鸣,2018年的新年誓愿是日更一篇,这是我2018年日更的第72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