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棋的起源
关于围棋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其实不止是围棋,任何一项事务的起源,都是令人十分头痛的问题,比如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字的起源……而围棋的起源又是如此的远古,文字记载非常稀缺,要追溯本源自然难度不小。聂棋圣认为:围棋太过深奥,人类不可能创造出来,所以可能是外星人创造的。大家都知道,聂卫平绰号“聂大嘴”,网上关于他的八卦新闻很多,目前已经从一个擂台英雄演化为一个娱乐人物。他的一个特点就是敢说,口无遮拦,所以他说的有些话也只能当玩笑听。(介绍一下自己与聂的两次接触和感受)但是还有一个人,就是上海的曹志林,一个比较著名的围棋评论家,他讲棋就像说评书一样,他也认为围棋是外星人发明的,而且还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据他说:“我感到围棋与中国、甚至世界上所有曾经有过的棋不同,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它一旦落子,不会再动。这一点,与地球上的争斗,包括人类之间的争斗和动物之间,甚至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争斗完全不同。比如战争,许多人说棋类是军事的产物,但是打仗必定会移动部队,移动装备,摆好的阵势会有很大的变化。即使古代的狩猎,总还有包围,歼灭或追、逃之形。围棋下子之后不移动,然而不移动的围棋,又包含着动的哲理,比那些移动频繁的棋种,包含的斗争哲理深奥得多,丰富得多,它几乎包含了太多的军事道理,熙来攘往的人生的哲理。因此,我感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人的智力不可能有如此高等的水平,要发明这样的棋似乎有困难,这使我相信,棋不是原始社会的人所能创造,很可能来自地球之外。”他还说:“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竞会拿现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眼光来看待世事。比如说‘天上七日,地上一年’,这不是活脱的相对论吗?而且在中国的传说中,天上的神仙总比地上的凡人活得长久,甚至可以活上千岁,这也符合相对论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世传类似的故事这样多,肯定是因为人世间曾有过这样的事情,或是外星人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地球人。再有一个证据,世间神话传说中,几乎凡写到神仙悠闲自在的时候,必定下棋。即使是太上老君,老寿星,空下来都是以围棋为乐,这就更加深了我的想法”。他又说:“我甚至还在想,外星人是根据什么逻辑创造了围棋?在我看来,围棋黑白双方,非常像植物之间的斗争。我想,围棋如同两种植物,比如两种草类之间的生存斗争。它不移动,但靠叶子去争夺养料,靠根蔓去争夺地盘。一旦被对方剥夺了养料和生存空间,就马上枯萎死去,就像围棋子被提取了一般。我认为,即使围棋不是外星人发明、最后考证出是人类发明的,但他所根据的逻辑,也不是军事打仗,而是植物之间的争斗。很可能是我国古代的游牧生活,需要有东西来记载牧草的分布,这些牧草与野草之间的盛荣衰亡就用两种颜色不同的石子表示,或许围棋就从这两种相生相克的植物中受到启发。”其实,以上这些说法都不足信,但是为什么我又要向大家介绍,主要是为了开阔大家的思路。有的时候,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的想象插上自由的翅膀,甚至可以胡思乱想。但是,在胡思乱想一个时期以后,也要能够让自己从想象回到现实,因为生活毕竟是现实的。既然如此,我们便不必为“围棋的起源”这个问题来伤脑筋了,大可放松心情,知道其大概即可。
作为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跟所有具备某些神秘特征的艺术一样,关于她的起源自然从神话版本开始。目前比较为人们所接受的观点是“尧造围棋”。
关于“尧”,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三皇五帝”之一。“三皇五帝”都是谁?我觉得也没有必要非得记下来,背下来,知道是我们传说中的老祖宗即可,因为我曾经记过好几遍也没记住。什么是“史前时期”?就是传说中的历史,这些历史虽然在历史上世代相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过考古论证。关于尧这个人物,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尧这个人,名字叫放勋。他的仁德就像天一样大,他掌握的知识就像神仙一样多。你与他接近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你看见他就像看见一片云彩。这样看,尧是一个神话般的人物了。
关于“尧造围棋”的记载,能考证到的文字有战国时的文献《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意思是说:尧发明了围棋,丹朱比较擅长。西晋张华《博物志》: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句话是说:尧发明了围棋,以教育他的儿子丹朱。又一种说法舜觉得自己的儿子商比较笨拙,所以发明了围棋开发他的智力。从这里的文字记载来看,围棋一开始便作为教育的工具,具备开发智力的功能。
虽然不能找到确切的证据,但尧造围棋的传说,目前已为全世界所接受,《大英百科全书》便根据这一传说认为围棋诞生于公元前2306年左右,《美国百科全书》则将围棋的诞生定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年代之准确令人吃惊。
关于围棋起源,大抵是如上的说法,可以确定的是,围棋的发源地在中国,此后相继传入朝鲜和日本。
(二)中国围棋发展简史
众所周知,围棋是中国的国粹,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围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到了现在已经成了一门非常成熟和有趣的脑力竞技运动。
1、春秋战国围棋故事。围棋在初成时期并没有受到多少重视,在默默无闻中缓慢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在围棋发明了二千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围棋高手是弈秋,“弈秋者,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说,弈秋,是整个国家围棋下得最好的。他的棋艺十分高超,在当时很少遇上对手,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水平最高的一位棋手。在这个时期,围棋的社会地位并不高,被一些上层知识分子所鄙视,在反对围棋方面名气最大,影响最广的当属一代思想宗师孔子、孟子。孔子他在《论语-阳货第十七》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也不肯动脑筋,这样的人可真是无聊啊!不是有下棋之类的游戏吗?玩玩这些也好啊。孟子也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孟子认为,一个人不孝敬父母,第一是懒惰不养父母,第二就是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不过到了战国晚期,这种观念已经被打破了,已经有很多王公贵族开始下围棋了,围棋的社会地位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2、两汉三国围棋故事。如果说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是处在形成时期的话,那么两汉三国便是围棋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围棋在西汉时已经传到皇宫里,成了皇室闲时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且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四这一天,皇宫里就大设棋局,举行大规模的围棋比赛,据说如果是在这一天赢棋的话就能得到好运。东汉时的大文学家马融,他是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关于马援,有些同学应该比较熟悉,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一员武将。中国有个成语:“马革裹尸”就是从马援这儿来的。现在已经有人考证,马援也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祖先。这个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马融是东汉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尤其擅长于古文经学。他开门讲学,门人常有千人之多,他著有《围棋赋》一篇,着重于讲述围棋的谋略方法。经过马融的大力宣扬,围棋较之西汉时期又有了更长足的进步。三国时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也是个围棋高手,他视棋如命,经常在忙碌的政务和军务闲暇时和人下围棋,以此为乐。与曹操同时期的大文学家王粲的棋艺和曹操也不相上下,两人经常通宵达旦的下棋,当时评定棋手有九个品级。《说郭》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这也是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围棋九个段位划分的起源。
3、两晋南北朝围棋故事。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围棋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西晋,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喜欢下围棋,其痴迷的程度可以说是在历朝历代中都绝无仅有。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就是一个棋迷。关于司马炎,有的同学熟悉,有的可能还不太熟悉。他是我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司马家族的第三代。“臭名昭著”这四个字是我的个人意见,因为我非常讨厌这个家族。这个“司马家族”,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第一代是司马懿,就是曾经接受过诸葛亮巾帼之辱的,后来又装病,夺取曹氏政权的那个人,是一个非常有心机的人,典型的老谋深算;到了第二代,最著名的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要串位当皇帝的。当时,我国著名的“竹林七贤”就大致生活在司马氏的第二代,经受的是最残酷的血腥统治,那是一个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时代,人们生活得都很压抑。司马炎是第三代,他是司马昭的儿子。他这个人很奇怪,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在他的前半生雄姿英发,统一了全国。但是当他统一全国,做了皇帝以后,马上就荒淫腐败起来。在灭掉东吴,统一全国之前,他已经有了5000名后宫美女,规模已经很大了。在灭掉东吴之后,将吴主孙皓手里的5000名宫女来者不拒,全盘接收,后宫达到了10000人,这样的规模,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美女多只是一方面,主要是他比较荒淫,是一种没有品味的滥淫。据说他为这一万名美女专门修筑了一座城,每天用羊车拉着他,羊停在哪一个宫女的院子里不走了,他就和哪一个宫女睡觉。后来宫女们发现了这个规律,专门在自己住的院子里放一些羊喜欢吃的东西,有的还在上面撒上盐,据说撒上盐的青草羊更喜欢吃,以此来吸引司马炎宠幸自己。其实,历史上后宫美女比他多的至少还有一个,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据说他的后宫里最多的时候有四万多美女。但他毕竟是一个艺术家皇帝,多少还有一定的品位。据说他在认识杨贵妃之前,经常带着宫女在后花园里游玩赏花,花里的蝴蝶飞到哪个宫女的头上,这个宫女就能得到他的宠幸。后来认识杨贵妃之后,这样浪漫的事儿也不敢做了。司马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奢侈腐败,当时的上流社会奢侈成风,攀比浪费严重,这样就导致刚刚建立起来的新王朝很快就衰落下去。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这样没正事儿,就要在儿子、孙子、重孙子那里得到报应。他的儿子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据说他整天没事儿干,经常趴在宫墙上听青蛙叫,一边听还一边问身边的太监:外面叫的青蛙是为公家叫还是为私人叫呢?司马炎的后代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不是白痴就是让人毒死,有一个甚至是被手下人往嘴里塞辣椒给辣死的。刚才说了点儿花絮,咱们再说司马炎与围棋的关系。据说司马炎经常找王公大臣比赛围棋,互有胜负。而当时的一些社会名流更是以不会下围棋为耻,围棋在晋朝已经成为了一种全国性的娱乐形式。而晋朝最有名的围棋故事就发生在淝水之战时,这已经是东晋了,主要统治我国江南一带。宰相谢安面对近百万前秦大军压境,丝毫不感到慌乱,有条不紊的布署作战计划,自己却在后方和朋友悠然自得的下起了围棋,边说边笑。当听到前线部队大败秦军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影响,而是继续下棋,直到这局棋下完为止。故事说到这儿,好像谢安是多么的潇洒,多么的有名士风度,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半段,有的围棋老师就把它略去不讲了。实际上,当时谢安下完这盘棋之后,兴奋得跑了出去,把脚下的木屐都弄断了。记得美国已故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六次危机》一书的序言中曾经说过: 我不相信在处理危机局势时,有些人生来就冷静、勇敢和果断 ,而其他人则不是这样,象有一句流行的老话所说的:“他躯壳内没有神经”。自然,有些人可能比别人坚强些,沉着些,敏捷些,精明些,勇敢些。但是我想,这些特性多半是后天的,不是天赋的,而且往往是在紧张时忽然获得的。公众喜欢迷信他们的领袖,很多领袖也喜欢迷信他们自己。我们倾向于把一些人视为“生来的领袖”。然而,我觉得领袖们也受所有人类弱点的支配:他们发脾气,变得意志沮丧,感受其它的精神紧张症状。有时,甚至坚强的人也会哭起来。
到了南北朝,围棋更是成为社会上最重要的娱乐方式,而南四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和陈武帝陈霸先居然都是围棋高手,他们不但自己喜欢下围棋,还在宫中设立了围棋机构,不定期的举行围棋比赛。有一次,宋文帝刘义隆突然心血来潮,派棋手褚思庄到千里之外的会稽郡和郡守羊玄保下棋,然后把下棋的布局都在纸上画下来,带回来要看。褚思庄便在和羊玄保下完棋后精心绘制了一张图,详细记载了他们下棋的经过,这就是中国围棋史上第一张棋谱。而南齐时的娄逞则是中国围棋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棋手,她经常女扮男装和男棋手们下棋。在北朝时,为了方便围棋爱好者学习围棋,便出现了大量的棋谱,这是北朝围棋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围棋在隋唐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唐玄宗李隆基十分酷爱围棋,他对棋手们十分优待,使得这个时期的棋手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唐玄宗在宫中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围棋的机构,给予围棋高手们以政治地位,叫做“棋侍诏”,为九品职位,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直属于翰林院管制。关于唐玄宗,还有一个围棋故事。话说唐玄宗与一个大臣下棋,棋的形势不好,眼看要输了。而这个大臣又不太会来事儿,不肯相让,直杀得唐玄宗脸通红。这时在旁边一直看棋的杨贵妃,就派她的猫跳到棋盘上,把棋局给搅了,棋局也就不了了之,大家也都有面子。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杨贵妃之所以那么讨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唐朝时最著名的棋手是王积薪,他以自己高超的棋艺成为了棋侍诏后,经常和唐玄宗下棋,胜多负少,他是唐玄宗少数佩服的高手之一。他有个怪癖,就是喜欢外出和人下棋,如果他输了,就会请人吃顿肉,可是没有几个人有幸吃到他请的饭。他的成就在于提出了一套完备的围棋理论,总结起来就是围棋十诀:“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 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这套理论在围棋的发展史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下围棋的人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唐朝的许多大诗人都是围棋高手,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等,他们不仅长于诗文,对围棋也有着极深的造诣。而且他们还把围棋写到诗文里。围棋在唐朝已经形成了现在围棋的基本格局,在围棋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局势十分动荡,战火纷飞。可由于各种原因,盘踞在四川的后蜀和江南的南唐却很少受到战火的播及,所以这两个小国的围棋仍有较大的发展。后蜀后主孟昶十分酷爱围棋,他喜欢和大臣用围棋来赌博,轻则输金赢帛,重则加官进爵,打乱了正常的官职进阶秩序。他有个最宠爱的花蕊夫人曾经写下一首宫词来讽刺这种现象:“日高房里学围棋,等候官家未出时,为赌金钱争路数,长忧女伴怪来迟。”意思是说:太阳已经升高了,皇上还不上朝,还在宫里下棋,一边下棋还一边下了赌注,下棋呢还要有宫女陪着,美人儿来晚了还要受到埋怨。这是一个下围棋影响国事的例子。花蕊夫人在历史上很有名,她在被宋朝俘虏后,宋太祖问她:你们国家有十几万大军,你为什么会到我的身边来?她作了一首诗作为回答:“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这意思是说:我本是深宫中养尊处优的一个弱女子,哪里懂得什么国家大事,我们的君王不抵抗投降,那么多大男人都束手就擒,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男子汉!这就把当时后蜀所有的男人都给骂了。在南唐小朝廷里,围棋也是王公贵族重要的娱乐方式。南唐三代皇帝都喜欢下棋,尤其是后主李煜,他下起棋来就不想停下来。有一次他和几个大臣在下棋,舒州节度副使萧严来到宫中有事来报告他,见到皇帝还是在下棋,大怒之下把棋盘掀了个底朝天。李煜很生气的说道:“你是不是想学魏征直谏吗?我看你还不是魏征。”萧严也毫不客气的回道:“我当然不是魏征,可陛下也不是太宗皇帝!”李煜感到很惭愧。这件事儿说明,李煜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是并不残暴,如果不当皇帝,一定是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艺术家、诗人。
南唐重臣徐炫不仅是围棋高手,更是五代十国时期最有成就的围棋理论家,他著有《棋图义例》、《金谷园九局谱》、《棋势》等围棋理论著作。尤其是《棋图义例》,在这本著作中他着重对下棋的一些具体技战术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归纳成三十三种方法:“ 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觑,毅,割,顶,捺,跷,门,断,打,薛,聚,劫,搜,扑,勒,刺,夹,盘,松,持。”这些方法的称谓,有很多目前仍然在用,比如“立,飞,尖,粘,冲,顶,断,打,劫,扑,刺,夹”等等。可能有不少同学读过《三言二拍》,在《二拍》的第二卷小说《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是专门写围棋故事的,说的是宋朝一个叫周国能的,棋下得好,他到北方的辽国,通过下棋赢取一个美女棋手做自己老婆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棋中自有颜如玉”的故事,里面就介绍了这些方法。同时,《棋图义例》也是我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围棋战术的著作。
宋朝的围棋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宋朝棋坛上最有名的是围棋大师叫刘仲甫,他对围棋的贡献要远远高出唐代的王积薪。刘仲甫用了一生的心血著成了在围棋理论上有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棋诀》,在书中他认为:下棋应该以稳为主,不能冒然轻进,要有远见,下一步能预知后几步,这样才能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宋太宋赵光义的棋艺也十分高超。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对宋朝也有开国之功,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特别注重文治,尊重知识分子。他写过关于围棋的理论书《棋图》和《御制角局图势》,只可惜现在都已经丢失了。在北宋时代,一些政界上的重要人物也对围棋有着较深的造诣,有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沈括等。到了南宋时,围棋并没有因为局势动荡而有所停滞。宋高宗和宋孝宗经常和大臣比赛下棋,可宋高宗却不喜欢大臣胜他,有个大臣沈之才胜了他,他却打了沈之才二十大板,打人家的屁股。这个宋高宗是在北宋灭亡之后建立南宋的。北宋灭亡的时候,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耻”,宋皇室成员的境遇是非常悲惨的,其悲惨程度为中国历代亡国之最。公元1127年,北宋首都东京(开封)被金军攻占,金军将开封洗劫一空,并将北宋徽宗钦宗二帝、皇室所有成员,及宗室、贵戚、大臣家属及平民共近十万余人全部掳往金国。皇后嫔妃公主受尽凌辱,被送往“浣衣院”,实际上就是高级妓院。除了极少数逃到南宋外,全部死在了北国。 此外,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理学大师陆九渊,民族英雄文天祥也都是围棋名家。
在宋仁宗皇佑年间,在棋界出现了一部以孙子兵法为蓝本的专门研究棋术的著作《棋经十三篇》,是由大学士张拟所撰。分别是论局篇第一, 得算篇第二,权舆篇第三, 合战篇第四, 虚实篇第五, 自知篇第六,审局篇第七,度情篇第八,斜正篇第九,洞微篇第十,名数篇第十一,品格篇第十二,杂说篇第十三。在这部书中,张拟把下棋的招数处处和孙子兵法联系起来,他提出下棋其实就是在用兵,主张以兵家之法用于对局。他认为下棋应该有所取,有所弃,不能贪小利而失大局,而且要能看出对方的虚实,以兵法所说的以迂为直,攻敌所必救,要速战速决但不能盲目轻进,要以小利而诱敌,围而歼之。这些理论继续发展了前代围棋理论的精华,巧妙运用了孙子兵法来指导下棋,这在围棋发展史是十分有创意和重大意义的。与宋代并存的辽金及后来统一中国的元朝在围棋上没有多少发展,围棋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没落的迹象,没有多少著名的棋手和理论出现。
但在元朝,却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围棋死活题名著---《玄玄棋经》。《玄玄棋经》,又名《玄玄集》,由元代棋手严德甫主编,晏天章帮助整理刊刻。这本书刊印于元朝至正年间。《玄玄集》书名取自《道德经》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用来比喻围棋着法的精妙。因为卷首冠以张拟的《棋经十三篇》,后人又习惯称它为《玄玄棋经》。在我的家里,有一部古谱版本的《玄玄棋经》。从2011年春节开始,每天晚上我和我儿子合作(他2004年8月出生),晚饭后由他摆出死活题三至四道题,然后由我来解答。目前已经把这本书上的死活题基本上研究了一遍,我感到收获很大。
到了明朝时,围棋又进入到了一个高峰,名家高手层出不穷,为当时的围棋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棋痴,他鼓励大臣和武将们要多下棋,能从下棋中悟出做人处事和居政行军的大道理出来。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朱元璋经常把第一手棋下在“天元”上,常常能获胜一子,我估计是他的部下让着他。在明朝初年最有名的国手是相礼和楼得达,他们经常对奕,互有胜负。相礼曾经被朱元璋请进宫来和燕王朱棣下棋,因此有些骄傲。而楼得达为人却很谦虚,从来不在人前卖弄棋艺。后来做了皇帝的朱棣让他们在皇宫里对奕,这也意味着是他们谁能做大明第一棋手的决战,结果楼得达把相礼杀的大败,从此奠定了他在明初棋坛上霸主的地位。明朝围棋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流派众多,互有倾轧。最值得一提是明末的围棋大师过百龄,他是明朝围棋界最有成就的国手。过百龄又名文年,家境富裕,他从小就喜欢下围棋,而且他能独树一帜,不为理论所束缚,常能下出惊人的妙棋。到了二十多岁时,他已经是名闻天下了的大师级人物了。他在北京和当时有名的棋手林符卿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棋,这是林符卿以为过百龄不堪一击,故意逼他下的。可结果却是过百龄不费吹灰之力把狂傲自大的林符卿杀的体无完肤,林符卿羞的弃棋而逃,从此再也不敢在棋界混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围棋进入了过百龄时代,几十年里从没有输过一局。过百龄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和《四子谱》等围棋专著,《官子谱》和《四子谱》我家里都有,这些著作对当时围棋的发展和后来的清朝围棋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大文学家,后来当了汉奸的,曾经和董小宛好过的钱谦益对过百龄十分崇拜,曾写诗赞美他,基本概括了过百龄辉煌的围棋生涯。
围棋到了清朝进入了最后一个高峰期,清初最有名的国手是周懒予,他曾经和一代棋坛宗师过百龄交过手,不过那时过百龄年岁很大了,而周懒予则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虽然最后还是过百龄胜了,但他看出和他交手的这个年轻人潜力极大,绝对是可造之才,便对周围的人说:“将来能继承我地位的人只能是周懒予。”周懒予下棋的特点是变化多,不泥古,轻妙巧工,和他下棋的人都不能看出他的思路,一会死守,一会猛攻,让人很难琢磨。在周懒予之后,棋坛进入了黄龙士和徐星友相继称霸的时代,黄龙士棋风飘忽不定,路数极多,和周懒予的风格很接近。徐星友后来对黄龙士的棋风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寄纤农于滔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徐星友后来在北京和一些高手下棋,打出了名气,经过长时间的垂炼,他已经在棋坛上成了大师级人物。一直到康熙末年,才被新秀程兰如打败,从此隐居江湖。和程兰如齐名是梁魏今,他们二人渐渐取代了徐星友的霸主地位,成为棋坛上的双霸。尤其是梁魏今,他在晚年收了两个年轻人为徒,悉心教授棋艺,这两个年轻人就是在中国围棋史上极其有名的双子星座--范西屏和施襄夏。两人年龄相近,性格相仿,棋力相当,地位相同,两人经常做伴同游,打遍天下无敌手,是那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是高山仰止的围棋大师。有的同学可能在电影频道看过关于他们的围棋故事的电影。到了清朝末期,围棋不再象初期那样星光闪耀,憾动人心了,这个时代的围棋发展已经走入低谷,不再出现以前的盛景。到了民国,由于天下大乱,围棋基本没有得到什么发展。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围棋才又重新焕发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