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示了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伤害最深的原因
事实上婚姻生活就是你一个人的事,正如张德芬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这些都是关乎你自己一个人事情,如果你自己解决了你内心深处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准确的理解清楚你在婚姻当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怎么样用爱来解决这些事情,一个人的努力就够了。
同时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好不意味着两个人要永远在一起,有时候如果两个人真的不合,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已经成为了一种虐待或者折磨的话,如果你发自内心的想分手、离开,也是一种很好的结果,核心是它是不是出自于爱。
人是怎样从恋爱到结婚到麻木的生活的?
婚姻生活分为四段:
1、月晕(光环效应):觉得对方好棒,终于找到这个人了。
2、幻灭:之前想的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出现?反而出现了很多糟糕的东西。
3、内省:是黑暗的一个部分,我们充满反思、充满后悔,基本上去参加婚姻辅导的人都到了内省的阶段。
4、启示:如果幸运的话能从中获得启示
人谈恋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对童年没有满足的需求的一些追求,人们在童年时始终所追求的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孩子童年没有在父母那里获得,就会在一生当中去寻找在这方面给自己带来补充的人。
开始为了迎合对方而去假装自己具备一些能力,比如:自信,但其实这是他并不真正具备的,所以结婚后就会幻灭,然后相互改造。
当你感受到自己并不缺少爱,你是一个有能力幸福、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不需要从你的配偶那边获得一些关注、获得一些特殊的照顾,你才能得到内心的安慰的时候,你就会变得特别的强大,你本自具足。
如果你能找到这种感觉,你就能学会在亲密关系中放手,学会放手意味着不从对方身上有过高的期望。因为你要知道双方都是有期望的人,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
如果你能学会放手,你就会一下从月晕进入亲密关系中。
幻灭不是个坏事,而是一个礼物,是让我们不再被错觉迷惑的礼物。
幻灭会出现的4种偏差行为:
1)寻求关注:作、闹、发脾气、摔东西
2)权力之争:对着干
3)报复心里:疯狂购物,买贵的衣服
4)自我放逐:谁也改变不了谁,放弃,认为自己是失败的。
人们为什么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吵架?就是因为当你发现对方忽略了你的某一种感情的时候,你会立刻引起自己童年时候的伤痛,也就是在你童年的时候在潜意识里是受过这样的伤害的。
夫妻之间为什么暴发出来呢?就是你今天这个行为让我的潜意识当中想到了我童年的生活。
他不愿意揭示自己童年的生活,反倒愿意就这件小事来吵架,为什么? 因为争吵要比承受心碎简单的多,没有人愿意承受心碎的感觉,我们宁愿用生气来解决。
生气让自己感觉有好几个好处:
1. 麻痹心中的痛,因为愤怒会给人带来力量感,会觉得这不是我的错,是他的错。忽略了对自己内心的审视,你不需要面对自己心中曾经受过的伤害。
2. 让对方产生罪恶感,从而控制对方。
3. 生气会让自己感觉自己是对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就在追求认同,小时候你没有得到认同,因为你没法反抗你的父母,而现在你长大了可以跟你的配偶吵架,让自己感到力量和发泄。
你到底是要追求对呢,还是要快乐的生活?
夫妻吵架的很多问题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自己内心缺失所带来的问题,是童年受过的伤,又被同类事件勾起,童年不敢反抗,压抑在潜意识,长大结婚后勾起了自己的伤痛,有力量反抗了,就连本带利一起发泄,伤害的人是另一半。
夫妻吵架是牺牲对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吵架是逃避自己面对内心童年伤痛的方式。
想吵架时要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直面痛苦,才能疗愈童年潜意识的伤痛。
不带着旧伤看待当下的问题,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会用理智解决,也会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些一提就让你炸毛的事,大多是你童年受过的伤,或是未被满足的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
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内心的伤痛打开,你能意识到你所有的不满都跟你童年所遭到这些伤痛是有关系的话,这个吵架就特别有建设性。
用爱来抚慰和回应对方的伤痛。
愤怒的时候家庭中通常有三种情况:
1.攻击
2.情绪抽离
3.被动攻击
在内省有两条路选择:
1.无止境的追逐需求
2.借由以下的方法来了解真正的自己,放弃期望,用沟通来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永远把自己和伴侣的需求一并当时作首要的选择。
在婚姻中的三个角色:
受害者:感受到痛苦,一切都怪罪于他人
迫害者:感受到很愤怒,迫害自己和别人,愤怒控制了一切。
拯救者:会想办法法
当夫妻两个都做拯救者时,孩子就成了迫害者
如果你处理不好婚姻问题就会进入受害者牢笼。
如何走出受害者牢笼?答案是:需要用内省的方法。
在内省中会发现婚姻中很多痛苦的模式:
1)左右为难:想离婚又觉得不能离
建议:跟随真理,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2)对家庭的死忠:有很多人在婚姻中出现大量的问题,是因为对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死忠现象。比如:家族性的愤怒,爸爸在家里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爸爸是个农民只能这样,你发现他的儿子即时上了大学,有了文化,也不会改掉发脾气的模式。还有家里让做什么工作,家里让跟谁结婚,家里觉得怎么样就必须怎么样。做任何事唯一的指标就是家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家里要什么就是什么。
有人的对家庭的死忠还表现在:如果家里人和老婆吵架,一定会站在家里人那一边,他认为家里人比老婆重要,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用这种方法永远摆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困扰,而且所有原生家庭的坏习惯会一步一步遗传在你身上,进一步遗传给你的孩子。
3)牺牲者心态:同样为家里操劳了一辈子的两个妈妈有着截然不同的心态,一个是为家里一边努力付出一边不断抱怨,另一个是为家里付出觉得很开心、很有价值。当一个人有着特别严重的牺牲者心态的时候,你发现他身边一定会有一个放纵者,因为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心安理得,牺牲者会培养一个放纵者,放纵者,不负责任,撩条子。
4)依附心态:有时候男的会依附女的,有时候女的也会依附男的,甚至家长依附孩子,依附者父母会觉得我的一切都在孩子身上,我的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过上好的生活就可以了,这种依附对于对双方都是极大的伤害,孩子也会过的不开心,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会很差,他也会觉得很痛苦,只是这样习惯了,情感被父母依附,物质上你依附父母。这样的孩子他跟他的老婆关系也不会好。
5)投射:当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你经常会发现你说别人的那些话都是自己身上具备的特质,你对别人最不满意的地方恰恰是你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就是对自己同样也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对世界的不满都是自己的投射,简单的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观众当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看起来是你对配偶不满,其实是你对自己不满。
6)家庭中的竞争关系:竞争孩子,互不欣赏对方的成功,谁成功了不是祝福、开心、随喜,而是疾度、不屑。
7)死亡的诱惑:有人会觉得这一辈子就毁在这一个人手里了,非常绝望,最后破破罐子破摔。
那么,这么多墙耸立在我们面前,怎么样去穿墙?
穿墙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1.要解决问题必须先跳脱问题的框架
2.要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的经验,就是当你解决了这么一个问题,你真的解决了内心当中那个匮乏的问题,或者需求没有满足的问题的时候,你的人生会上一个台阶或获得一个经验。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4.每个都有能力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负责,有人说明明是他的问题,那又是谁找的他呢,是谁他互动的呢,不要去怪罪别人,怪罪别人没有用。
5.自由并非来在答案,而来自问题,能够问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发现我们俩当中到底是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我们就更加接近自由了。
6.没有什么问题是大到爱都无法解决的,一切的东西只要你用爱来对待,用爱来解决他,就一定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
什么是穿墙最重要的捷径呢?当你认识到这些原则,并能够接受的时候,爱能带来启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当自己生气愤怒时,可以停下来问自己:假如我现在是爱他的我是什么感觉,我会怎么做?
突破亲密关系的墙壁,从墙内走向墙外,去看墙外的风景。
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你自己的内心。
最后,附上一首诗:
两个相爱的人
在地球上创造了一座伊甸园,
并开启了天堂之门。
经验说:“这是不可能的。”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骄傲说:“这太可笑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谨慎说:“这太冒失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理性说:“这不合理。”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迷信说:“这会带来霉运。”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远见说:“这没有希望。”
爱说:“事无好坏,诠释在人。”
当你说话时,要让你的话语发自于爱。
当你沉默时,要让你的沉默发自于爱。
当你骂人时,要让你的责骂发自于爱。
当你与伴侣相互保护时,你们彼此的保护也应该发自于爱。
让爱在你的生命里生根,
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克里斯多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