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驾校学车,教我练车的是一位40多岁的老师傅,同事们都叫他老李。
对于每一个职业,我们脑中都刻画着一个形象,比如幼师和蔼、法官严肃、艺术家洒脱,而大多数人对驾校教练刻画的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形象。
而老李则却截然不同,他会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每个科目的要领,一步一步地向我详细传授,在我做错、熄火、忘了打灯的时候也不会发火,只是提醒我下次要注意,他会在休息时间热情地陪我聊天,问我工作了还是在上学,问我家是哪儿的,有什么爱好,问我刚才教的都掌握了没有,跟我说有问题要随时问他。
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干久了还能保持这样的好脾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通常把这种好脾气称作修养。老李可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练车结束返回驾校的路上,老李的电话响了,他看了一眼号码,脸色突然变得非常难看。我想能让老李情绪变坏,那它一定是个很讨厌的人。
然而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是他的老婆。
“大点儿声啊你?哑巴吗你是?”
“家里有免费的电话你干嘛不用?是不是有病啊你?”
听到这儿,老李在我心里树立的形象瞬间坍塌。什么狗屁修养?原来就这么个操行。
他甚至连那些简单粗暴的教练都不如。他可以对外人如此和善,却用最恶毒的方式对待着他的妻子。
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老李,甚至我们自己就是个老李。他们表现出了很高的情商,看起来像是在生活中历练了很久。他们可以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语气和表情,跟刚认识的朋友相见恨晚,跟很久没见的同学说说笑笑,跟低能自负的搭档和和气气,跟内心不屑的同事把酒言欢。
然而当他们接到父母的电话,脸上立马浮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哎呀,明天降温,我知道了,你们可真麻烦!还有事儿没了?忙着呢,先挂了。”
当他们走进家门,立马摆出一副嫌弃的样子,妻子的所有问话都爱搭不理,一点点小事就不依不饶:“这菜这么咸怎么吃啊?抹布你怎么又放这儿了?恶不恶心啊你?”
就这样,他们把所有正能量都给了外人,而负能量则全部倾泻到了家里。他们可能是这样想的:“我在外面演得这么累,回了家还不能放松放松吗?”然而他们的放松却给了家人最大的不放松。
最不用怕伤害到的人就是家人嘛!冷落朋友、同学会失去他们,跟搭档、同事发火会被穿小鞋。唯有家人,不管怎么冷落、发火,父母依旧问寒问暖,妻子照样洗衣做饭。
然而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父母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老,突然有一天,妻子提出了离婚。
没有人情愿被伤害,也没有人可以无休止地承受伤害,即便是自己最亲的人。
我们能对外人如此和善,为什么就不能给最亲近的人些许仁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