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48/365
作为一个产品人,为什么要对情绪重视?
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说出他的体验,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要学会读懂用户情绪。
四种生物性情绪:
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所谓生物性情绪,就是所有的动物一出生就有的情绪。从你养的小宠物到野生动物,再到我们人类都有。
讲愉悦和不爽时,离不开一个与它俩发生了密切关系的词,这个词是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并且你对它一点都不陌生,它就是“满足”。
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就叫愉悦。人类,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比如,度假的时候吃饱喝足,住得好,环境好,就会让人感到愉悦,这就是生存条件被满足。自己被尊重,被接纳,被重视,感受到别人的善意,这就是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一种被蹦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了,这种感觉就叫“爽”。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吃饭的时候喝可乐。尤其是吃辣的东西,吃到快要喷火的时候,来一口冰冰凉凉的可乐,用他自己的话说“好爽”。
与愉悦相对的就是不爽了,不满足就会不爽。
人类用了一堆词来形容不爽的感觉,比如: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
本质上,这些不爽的感觉,都是某个点没有被满足。
比如,今天你在工作上挨领导批评了,想找另一半聊聊,寻求点安慰。对方听完你的诉说后,开始跟你讲道理,甚至指出你哪里哪里做得不好。这个时候你就会很不爽了,我想要的是安慰,不是道理,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满足是度量产品、人与人关系的刻度
当你做一个产品,或者使用一个产品,自己有没有被满足的感觉?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是非常好的产品,还是一个勉强的产品。
对于人,对方是否懂得你的满足与不爽,你是否懂得对方的满足与不爽。如果彼此都不能懂,那其实就会是一段勉强的关系。
对于自己,同样可以用这三个词来探索自己,认识自己。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了100次,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你照着PPT讲3遍就觉得很痛苦了呢?再比如,同样是家务活,为什么有的人做得很愉悦,有的人做得很痛苦呢?
觉察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的呢?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满足、愉悦、不爽,这三个很普通的词,背后却有隐藏的深意。它可以度量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也可以度量你和一个人的关系,还可以探索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文末话题:三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圈里一些小伙伴也开始要踏上减肥之旅了。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在减肥这个事儿上,哪些事情会让你觉得愉悦暴爽,哪些事情又让你觉得巨不爽呢?
期待你的评论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