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新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让人心情沉重。这种题材的电影,除了要表达的主要问题——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更多的是一些细节让我看到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我的生命,是多么值得感恩的事。电影的魅力就是把你的视野打开,让你看到一些你身边不存在的画面,然后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电影工作者的伟大之处。
这部片子在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拍摄。它的主角原型——那个12岁的男孩,是叙利亚的难民,和家人逃到贝鲁特的贫民窟生活。影片中的大多数生活场景都是他的现实生活体验,连在影片中的名字都用了他的真名。
电影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赞恩打的那个电话,拷问式的那个问题让整部电影那种压抑、愤怒、不公、压迫的气氛得到释放——我要控告我的父母,他们生下了我。如果他们生了孩子又不养育,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中国的三字经有说:子不教,父之过,而电影反映的不仅仅是“教不教”的问题,还有“养不养”的问题。往更深入的层面看是如何对待“生育”的问题,再往深一点看是如何对待“性”的问题。
电影里有一个小细节,就是赞恩和父母的床只有一布之隔。12岁的男孩对性事已经有意识了,当他听到父母在隔壁发出那样的声音时,他露出了无奈的神情。他们已经有4、5个孩子了,他们仍然在“生产”。其实,往深层次来看,他的父母未必是想生孩子,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去控制欲望。欲望,不管是哪一种,当它泛滥的时候都会成灾。
这样的社会现象:越贫穷的地方生育率越高,越发达的地方生育率越低,已经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这种分化是因为两种地区的人对“子女教育”的不同认识。在贫穷地区,一个是性和生育教育的缺乏,二是子女教育的缺乏。受过教育的人会考虑到生一个孩子出来要付出多少精力来教育,而贫穷的人还没有意识去考虑这些问题那孩子已经出来了。而这种现象的背后受苦的是孩子。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现实中本来就贫困的家庭,加上人口众多,父母很难有精力来照顾到每个孩子。有些更甚的是,像影片中的场景,还要“出卖”一些孩子来维持其他孩子的生存。这是非常残酷的社会现象。而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究竟有多少?在我们乡下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小时候经常听说有一些村干部到村子里来抓大肚子的妇女去结扎,他们用“武力”解决不了的,就会用“软的”来开导她们主动结扎。那时,有这样一个对话在村子里流传:
村干部:“你家又穷,已经生这么多了,都养不起了,还要生吗?”
妇女:“就因为我穷我才生孩子啊。生得越多,当官的机会就越大,生那么多总有一个会有出息的吧?”
这个对话一度成为村子里的笑话。村子里的人都嘲笑这家子:“是啊,那万一真的有一个当官了呢?”
我并不赞成计划生育那种强硬拉人去结扎的方式,那也是另一种无人道的做法。我们要提高人口素质,并不能用这种“把孩子消灭在肚子里”的方式。而是要从生的这些人开始。生的这些人,以这位妇女为例,这背后的假设是什么?
这位妇女以生孩子,以人数多当官的几率就高的概念来生育,她希望某个孩子能把自己从贫困中拯救出来,拯救整个家庭。不管是村妇女还是《何以为家》里的父母,他们都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人”,“什么是父母”。孩子成了这种愚昧的牺牲品。他们没有得到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对待。有时候看到类似的影片、纪录片,不由得感慨:人有多高尚,也会有多愚昧。
影片另外一个触及人心的是贫民窟的生活场景。
虽然之前也有看过有关贫民窟的其他电影,但是这一部电影的揭示手法更为细腻一些。场所不多,但是非常有张力,特别是男孩赞恩想把婴儿Yonas抛弃的场景,真是把人物性格特点,内心活动刻画得很深刻。他说了一句:你的妈妈比我的妈妈还要坏。在他眼里,这种生了孩子又不养的人不配做父母。
先生看完影片,说:“我们需要感恩,我们能够走在如此安静的道路,有一个洁净舒适的家,有可口的食物,有爱的人陪伴。在我们看不到的地区,有多少人连最基本的生存所需都没有。他们的生命备受煎熬。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我真为自己拥有得太多而羞愧。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为这些人而改变,对于他们,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嗯,好的电影总能提醒我们反思。在你感觉生活对你不够好的时候,想想贫民窟里的人们吧。这也就是世界为什么需要一种强大的指导思想,先从人的思想开始涤净,消除战争和不公,然后把资源合理分配的原因。建议你去看一下这部影片,也许你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慨。
感谢阅读!
夜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