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小,真是小。开放商当时设置的是所谓的空中花园,可家里都不够用,哪舍得当做空中花园哦。而我,还缺一个一个书房和客房,所以,想让它兼具客房和书房的功能。装修时,我做了精确计算。这里,必须摆下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排书柜。
于是,小书房,有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一张沙发收缩床,两张高低书柜,一张根据飘窗改成的书桌,就这么挤挤挨挨的放下了,好在计算恰当,不显得拥挤。
刚搬进来时,是六年前。妞幼儿园大班,后来小学。我更多的是和小妞挤在她的小房间里,挤在她的小书桌前,陪读过小学低阶段。那是,书房最主要的角色是主要客房和储藏室。父母来时,拉开沙发床,便胀满了整个空间,一般,也就那个时候,和父母聊聊天,挤在小书房呆上一小会。在家的时间,多半是忙碌,儿童房 注意、厨房、 阳台 、主卧,我的身影大半在此。客厅沙发,我都极少呆,家里的电视很久不来,甚至忘了怎么开。
现在,全国人民做月子,而我,有幸,还多享受一个月的时间。不外出,不串门。路上静下来了,小区里静下来,我的心也静下来了。我把书房整理出来,独自坐在宽大的书桌旁,对着电脑,对着窗户,坐着属于自己的工作。
起初,还是寒假,没有任何任务,只须宅在家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这里,学会了使用喀秋莎。整理思路,做好课件,然后录微课,再慢慢听,慢慢剪辑,最后配上音乐,自己欣赏。
后来,加入一个读书圈,我在这里,端坐书桌,捧起我的曾经想读,却又放下的一本本书。这两个月,陆陆续续看完了《月迷津渡》《白鹿原》《蛙》《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们仨》《沉思录》,还完成了若干次打卡作业,我的读书写作之旅正式开启。而我,也在这个过程,在文字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我感觉,自己被重新塑造了,这种感觉,我很喜欢。
再后来,录播已经不行了,上级要求直播,备课量大了,挑战更大了。我在这里,又开始了我的每日一小时直播生活。直播前的备课,直播时的互动,都在这小小的书房完成。
有时书桌的大窗户,正对着小区广场,视野开阔。我在这里,看到冬的肆虐,看到他黯然离场;也看到,枝叶渐浓,绿意渐深,看到,大地是如何张开双臂迎接春的到来。
有时,窗外,一片萧条。树木呈现出浅灰色的阴影,在寒风中瑟瑟抖着。小区里,空无一人。耳畔只有呼啸的寒风,张牙舞爪的想要闯进一个个方寸斗室。而斗室的某个单元窗户,则时常传来的“啊—啊—”的发泄。那个时候,人们宅在家里,憋在家里。
有时,窗外,白雪皑皑。可是,白雪,她,多么寂寞啊,人们谨记“不要玩雪”“不要玩雪”的警告,她的飞扬,她的离开,好像和人们毫无关联。她从来没有这么失落,她寂寞的来了,又寂寞的走了,没带走半点人世间的声音。
现在,窗外,春暖花开。我还坐在书房的书桌前。小区广场一片浓密,花团锦簇。嫩绿的树叶缀满枝头,遮住了枝干,在风中团团摇曳。阳光白萨萨的,照亮了林荫小道,走路的行人或者骑车的孩子穿梭其中,虽戴着口罩,却掩不住口中的笑声。尤其,是每天早上,伴随着《云水禅心》的古筝曲,几个老人,悠悠起舞。起初,是一个人,后来,是两个人,现在,有五六个了。春天,真的来了。
抬头,看景;低头,看书。就这么被宁静包裹着,感觉真好。
真的,我的小小书房,我从来没有像此刻这么长久的全身心的占有过她,享受过她。不好敢说感谢这段时光,毕竟,她的背后有无数的生命在消逝,她带给我们的痛,太深太深。只想说,活在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把每一个当下过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