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六在群里发了个大红包,目的是为了督促自己好好读书。我耐心的在群里等了一周,看看能不能再等到小六发红包。好吧,我承认我是开玩笑,内心原没有这么邪恶(poker face)!
最近看了几本关于读书和学习的书,也借着出差在路上的机会听了几个关于读书和学习的讲座,结合一直以来的感受和想法,觉得有些话想说。
一、为什么而读书
1.为了消遣装13。如果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打发时间或者装13,那读书多少,读书快慢,甚至读什么书都不重要了,只要有个优雅的pose、记住几个关键词就足够了。小六显然不是这个目的,否则也不会发了个大红包自我激励了。
2.为了好奇为了理想。如果你对要看的书,怀有一颗无比八卦的心得时候,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把他看完。就像当年在寝室里看金庸的小说,不上课、不吃饭、不睡觉、不和女朋友出去约会也要看完。我曾在寝室里一周没出去,抱着电脑看完了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只要对要读的书,有足够的好奇心,那制约你我的只有时间问题,而不是想不想看的问题。如果你每天早上都能被理想叫醒,每次都不忍心为了一杯咖啡浪耽误你追求理想的脚步,那制约你的只能是精力和读书技巧了,是不!
3.因为没有“伞”。不是为了消遣,还有没有足够的好奇心,那读书的目的就只有一个了,为了活的更好!总有人说“下雨天,没有伞的孩子跑的最快”,没伞的孩子奔跑的目的是为了避雨,为了不被淋湿。我们抬起头来看看,我们的头顶上到底有没有“伞”。我们都是赤裸裸的暴露的现代丛林中,面对生存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想得到更多的阳光和温润的空气,只有一个选择——奔跑。读书不是奔跑的全部,但是可以让你更好的奔跑。
二、读书的有效姿势
1、爱上它!“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古人道理早就已经道明。如果抱着第一种目的读书,完全不用在乎这一条。如果是第二种目的的读书者,需要的是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好奇心而已。对于第三种目的的读书者,有必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将书当做朋友、HelloKitty或者皮卡丘,而不是坏皇后、半兽人或者伏地魔。抱着“壮烈牺牲”“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态去读书,无论如何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如何改变心态,好多书都有说,我就不啰嗦了。
2、主题阅读。选择一本要读领域的入门书或经典书,以此为入口,同一领域的书在短时间内至少看10本。短时间(半年内)、大剂量(不少于10本)的输入,会极大的提高并巩固对该领域的认识,会带领你初入门径,后续还需坚持长时间的阅读和实践。如果10本书看两年,或者半年内就看1本该领域的书,效果跟看小说差不多,只能看个乐,或者装个13用。入门书籍和主题书单,在豆瓣上一搜一大把。如果有条件的话,无论买还是从图书馆借,最好能把要看的10本书凑齐,保证阅读的连贯性。否则也要保证手头一直至少有3要读的书。一旦读完一本,还要下单、等快递,或者上图书馆现找,很容易就溜号跑偏了。
3、不做笔记的读书都是耍流氓。做笔记不是精美、整齐、无分巨细的摘抄,完美主义请绕行。在书上涂涂画画、在空白处写心得、找个小本本记录下金句这些都算。当然这些都是记笔记的初级状态,高级技能养成在知乎和各种出版物上一大堆,请自查。但是,在高级技能get之前,初级技能要先顶上。别高级的没学会,初级的不屑于用,裸奔当流氓!
4、保证输出。输出的作用有三个:第一是提高对书效率,再认真的读书者也难免有溜号的时候,只有有输出的需要,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时候,才能保证不走神。第二是提高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消化。第三是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产生关联,书中的知识点与读者有何关联,如何运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读书的关键,通过输出自然能够有效的梳理并明确出来。输出的形式有很多,心得、分析、论证或拆书法都可以。
5、最好能讲出来。如果说文字输出是读书的关键的话,那能讲出来就是输出的高level。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就是将自己放到教授者的角度去做个学习者。个人的亲身经历,看的明白未必能写的明白,写的明白未必能讲明白,如果能够讲的明白,那一本书或一个领域的内容就基本明了了。
三、总而言之
总而言之,读书要明白自己为啥读,把他当恋人玩命追,不耍流氓,说得清讲得明!
写完回头又看了几遍,基本都是网上老生常谈的内容,貌似只是自己又整理了一遍而已。但这些内容其实都是一直以来读书的切实体会和心得干货,嗯,“英雄所见略同”!嗯,一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