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发展至隋唐,虽然有了各家更多注疏,但阐释方式未能跟上时代发展,早已不能满足新的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人们渐渐对形而上学问题发生兴趣。这些都对经典解释提出了新的要求。
到了唐朝末期,终于出现了进行这一任务的人。韩愈和李翱,她们开始重新解释《大学》、《中庸》。他们继承孟子的“道统说”,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继续。其学说被称为“道学”,等同于“新儒家”一词。
宇宙发生论
新儒家的主要思想来源有三:儒家、佛家、道教。其宇宙发生论主要与第三条路线相联系,这也是早期新儒家的兴趣所在。
周敦颐作《太极图说》,结合《易传》解释世界的起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新儒家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因此,周敦颐在精神修养上“主静”,提倡“无欲”。(新儒家的“欲”常指私欲)
邵雍的宇宙发生论也由《易传》而来,但在跟周的解释有所不同,要更为详细。他还进一步解释了十二主卦,认为其中包含着事物的演化规律。也就是,事物由阳而生,发展至阳之极而阴生,至阴之极则覆灭,而后又一轮阳起。
张载的宇宙发生论特别强调“气”。他认为太极就是气,气聚则形成,不聚则散。既然万物都是气,那么人与其他物都是同一个伟大身躯的一部分。(《正蒙·西铭》)
两个学派的开端
新儒家的两个学派都鼎鼎大名,对后世影响极大。
理学,由程颐开创,朱熹完成,又称“程朱学派”。心学,程颢开创,陆九渊继承,王守仁完成,又称“陆王学派”。双方争论的焦点是,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制的。(实在与观念之争)
程颢也主张“万物一体”,因此重“仁”,并且进行了更多形而上的解释。
《易传》的道是“多”,认为每个事物各有其道。程朱由此推导出“理”的概念。如果万物是由气聚而成,那么正是“理”让它们能够各不相同。
新儒家处理情感的方法,最重要一点是不将情感与自我联系起来。
“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程颢认为,圣人也有情绪,但因为他的心“廓然大公”,能将情绪当成客观现象看待,与自己并无关系。而引起情感起伏 对象消逝后,相应的情感也会消逝。人应只对心中引起情感的事物做出反应,但是他的自我并不会为其所累。
这怎么有种角色扮演的感觉?角色是角色,我是我。我扮演他的时候会作为他而存在,但他仍然跟我是没有实在联系的。一旦扮演结束,之前的种种也就结束了。看来,圣人们都是影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