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儿童生活中网络游戏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家长喜不喜欢,他们最终都是要玩的。所以,在要不要让孩子玩游戏的问题上,家长已基本上不需要决策了。
大势所趋,挡是挡不住的。家长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孩子既能玩游戏又懂得自我约束,怎样才能娱乐、成长两不耽误?
有些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开始采取措施,但是“放开”了却没有效。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平时家长习惯在很多事情上去“管”孩子,那么你哪天突然放开了(其实多半是躲在旁边做侦探去了),他当然就要玩疯了。
猫突然不在了,老鼠能不翻天吗?警察都下岗了,小偷能不放肆吗?家长和孩子最好不要形成这种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得时间越长、越牢固,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
第二个原因是家长缺少耐心,指望自己一改变,孩子也能立地成佛,几天就变好。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不改变,家长就受不了了。
坏毛病也是“病”,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用一天养成的坏毛病可能需要三天来改正,何况他几年间养成的坏习惯,怎么可能你放开三天他就改了呢!
第三个原因是家长们一方面痛恨网络游戏,另一方面又把上网作为“奖品”送给孩子。
有些家长,平时对孩子严加管束,不许他上网,一旦孩子考试成绩好或别的什么事做得好,家长一高兴,就以允许孩子上网或超时上网作为奖励——而能作为“奖品”的东西,它怎么会是个坏东西呢?——孩子们就这样被搞乱了,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被刺激得更浓了。
想想事情可不可以反过来做,把上网当作“任务”或“惩罚手段”,而不是当“奖品”安排给孩子,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那么家长在每次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就告诉他要惩罚他,上网去吧,必须连续玩够十小时,不够就惩罚再玩十小时,直到他累得求饶。这样,孩子慢慢觉得上网不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惩罚。反复多次,可能会让他对上网产生逆反心理。
那么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需要家长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没有家长的改变,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
一,家长要对网络游戏有正确的态度,坦然接受它只是孩子的一个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
不要让孩子在玩的时候有内疚感和负罪感,不要让你的态度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逆反情绪只能强化他玩的欲望。
想一想,儿童对哪一种游戏不上瘾呢?我们小时候一伙儿孩子玩打仗或捉迷藏,经常玩得忘了回家吃饭,忘了睡觉,直到大人找来,强行把我们拉回去。当时我们也总是不愿意散去,甚至得挨顿揍才肯回去。
而现在的孩子没办法在楼下找到那么多小伙伴,只能在电脑上和虚拟对象玩耍。他们也会常常玩得忘记了时间,总觉得没玩够。这两种“玩耍”没什么区别。
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和病态的“成瘾”,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二,让孩子有丰富的课外阅读。
丰富的课外阅读会让孩子的精神世界丰富,让孩子更聪明更理性,它强大的力量会抢占阵地,不给游戏留下更多的空间。一个从小有阅读习惯的孩子,阅读对他来说也是魅力无穷的,会冲淡他对游戏的兴趣。
三,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绝大多数网络成瘾的孩子,他们家长的共同特点就是经常去“管”孩子,对孩子不断提出限制性要求。
他们的目的也是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经常告诉孩子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家长正是由于相信他做出的安排会变成孩子自己的安排,所以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该做这事了、该做那事了。
事实是,你把所有的“管理”都担负起来了,孩子哪里还有机会去学习自我管理呢?
四,在具体言行中多运用逆向思维。
例如前面提到的,把上网作为“任务”或“惩罚手段”,而不是奖励手段来运用。这算是一个小技巧。
在具体操作中,家长们要注意和反思的是: 你的每句话、每个动作,对目的是成全的还是破坏的,在孩子内心强化的是哪一个效果。
比如,你想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就把孩子硬从电脑前拉开,塞给他一本书,告诉他要多读书少玩游戏——这样做其实更破坏了他读书的兴趣,强化了他对游戏的欲望。
还有家长急于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给孩子规定严格的作息时间,特别是严格的游戏时间,一旦孩子安排得不好,就批评他不善于管理自己——这样,就夺走了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机会。
另外,建议孩子玩单机游戏,不玩网络游戏。前一种玩到一定时间可以结束,后一种由于不断升级,总也不能结束。
以上观点均来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