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玉,字逐袭、洁尘,生于1899年,卒于1964年,山东菏泽市郓城县人。盲人艺术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被人们誉为"丝弦圣手"。
他六岁那年患上天花,因无钱医治,导致双目失明。10岁那年,用一把打通盛放银元的竹筒,用桑皮纸蒙上一头,用两根丝弦,加上两个上弦的把手,在马尾巴上薅下十几根马尾,拴在一根藤条上做弓子的小胡琴,开始拉琴讨饭,并自行揣摩,拉出了各种不同的狗叫声,之后又学会了鸡鸣猫叫以及多种虫鸟的声音。后来,他用一把劣等胡琴,开始用胡琴模仿男人、女人、大人、小孩的各种声音,洞房私语、婆媳吵架、丈母娘相女婿、猪八戒背媳妇等等,听起来惟妙惟肖。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光复郓城,革命党人张瑞璜奉命去济宁公干,但从郓城到济宁中间有好几道敌人的关卡,如何顺利通过这些关卡成了张的一道难题。他忽然想起了同乡"二瞎子(王殿玉)",自己何不化装成卖唱的民间艺人携"二瞎子"一起前往。于是,二瞎子随张瑞璜来到济宁。到了济宁,为了演出宣传,张瑞璜就给他起名叫王殿玉。王殿玉在济宁进行了首场演出之后,名声大振。第二年,王殿玉遂应邀赴济南、天津、全国演出,也受到人们的欢迎,被誉为"丝弦圣手"、"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
他发现胡琴本身构造的缺陷,不能尽情更逼真地模仿各种音响,就尝试对胡琴进行改革。几经琢磨,胡琴被他加长了琴杆,加大了琴筒,并在琴筒上蒙以适当厚度的蟒皮。这样,一种比胡琴的音量更大、音域更宽、音色更美到更能接近人声的新型拉弦乐器就诞生了。它既可以独奏、合奏和重奏,又可以模拟人声、戏曲唱腔,同时还可以充分表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锣、鼓等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同时,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新的演奏方法也被他逐步完善。1953年,王殿玉经与弟子商议,将这种乐器正式定名为“雷琴”,意思是说,它属“琴氏家族”,声音洪亮,恰似雷震。
王殿玉的代表曲目有《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等,被誉为“杰出音乐家”。从他身上,再次印证了“99%的汗水+1%的天赋=成功”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