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单位,原同事就发来了一条信息,说她侄子来老公单位面试,让老公照顾下。
老公单位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地处农村小镇,已有几十年的校史。学校环境优美,在全市几所高中里边,也是一所较好的学校。它唯一的不足就是地处农村,因此生源受到了影响。
最近两年学校招生政策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各学校招生人数可以自行灵活掌握,到现在政府对各学校人数的限制。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升入高中,由此几所私立学校也就应运而生。
国办高中为了多招一些学生,获得更多的效益,纷纷创办私立学校。
老公学校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创办了私立学校。从前年开始,学校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宿舍楼、餐厅、报告厅、塑胶操场等项目先后建成,绿化建设紧跟而上,新的学校成了花园式校园。
私立学校的创办,不仅代表建筑方面的建设,也预示着教师的短缺,师资力量上也是需要大的投入。在新招聘老师的待遇上,学校给予很大的优惠。基本工资加月补,最低的也五六千,班主任能拿到七千多,这对于在农村生活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的待遇和校园环境,吸引了大批面试者。由此学校开始大规模的招聘教师,一年多来,已招聘一百多人。
这些应聘者,有的是师范类毕业,有的是不对口的,各式各类学校都有,不对口的占大多数。这些不对口的应聘者在考大学填志愿时,是不愿意填师范性质学校的。因为他们不愿意当老师。但是毕业后,严酷的现实让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
他们有的学历不高,有的学校不好,有的专业不好。他们在大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即便工作不错,可是工资较低,没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不得不转到自己不喜欢的教育上来。
因为教育门槛较低,我市只要达到大专学历就可以考小学老师。高中老师也只是本科学历,而且对毕业学校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
我们单位有几个公益性岗位。她们没有考入编制,正好有政府有公益性岗位这一政策。就边工作,边考教资和编制。她们工资不高,只有一千多元。但是都离家近,在家吃住,也不用花多少钱。工资就是自己的零花钱。
她们来到学校,才开始考教资证,考在编教师。她们有的是大专,有的是本科。但是专业都不太好,说找工作一直没太合适的,就放弃了城市工作,回到了农村老家。
她们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对于不是自己内心喜欢的工作,能做好吗?能够全心投入吗?当然肯定会有人能做好,也能全身心投入。但并不是所有人会这样。因为不喜欢,她们会感觉麻烦,感觉生活的无奈。尤其是现在的时代,各种事情较多,对教师的要求也高。一些不喜欢教师的更是觉得没有任何乐趣。一个才上班四五年的老师,就羡慕退休的老师,渴望自己也赶紧退休。
她的工作才刚开始,就渴望结束。工作对她来说就是一种煎熬。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幸福的事”,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只有自己喜欢,做着才能开心。也只有做着开心,也才能把事情做好。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